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新华社-10月24日电(记者李菲、华春雨)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杜永胜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有关部门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背后确实有利益驱动。 “去年5月以来,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履行职责,迅速查明了泄密经过。”杜永胜说,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案件背后确有利益驱动:有的通过和-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证券机构从业人员指导其买卖股票、谋取利益;有的通过参加证券机构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讲座、恳谈会等等,获取高额的讲课费用。但泄密的主要原因还是泄密者本人保密法制意识淡薄造成的。至于这起案件的中间人,相信检察机关一定会依法追究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杜永胜表示,案件发生以后,两个涉案单位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依照自己检查发现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还有检察机关给予的检察建议书指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做了大量工作。关于追究领导责任问题,我们按照保密法第49条的规定,有关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不仅要追究造成直接泄密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员的责任。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我们一定会依法、依纪进行处理,绝不会网开一面,姑息迁就。
5 个答案答案 1:
制定严密的保密制度,缩小机密知情范围,统计工作分成若干环节,每个工作人员只知道其中的一部分,汇总时只是极少数人知晓。加大泄密处罚力度,彻底进行-败工作。
答案 2:
秘密从来都是值钱的东西。保密工作只会让秘密更加值钱,值钱的东西当然有人愿意为之铤而走险。
如何斩断,个人觉得从两个方面入手:
1必要性秘密,很多-数据,-内容如果真的涉及-、国家经济利益等,确实需要加强保护措施,增强惩罚力度,尽量警示人们不要试图从中牟利,同时增强人民保密意识等。
2非必要性秘密。中国有很多事情都是秘密,最秘密的可能当属“有关部门”。其实有些问题根本不是秘密,非要保护起来反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哪个部门处理什么事情都不能说,那我怎么表扬您对我的无私奉献呢?上面提到的干部年龄问题,这个难道不能公开吗?一个人民公仆是男是女,多少岁干过什么好的政绩不是秘密吧?是怕人民再挖出一个最年轻的县长吗?这种数据没有必要保密吧?公示反而是促进政府高效的办法之一。
答案 3:
我认为斩断这其中的链条很难,但是我们尽量的避免。比如,既然是保密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既发生了,就要严惩,不能只让他们掉层皮,还要让他们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中国的法律永远是滞后,这样造成了为什么这样违法的事在中国这么多。
答案 4:
当代中国的保密档案工作到底怎么样,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泄密新闻太多了。就算最近炒得很热的干部年龄造假事件,不也是保密档案工作的问题?何况经济数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想,
一是法制观念问题。所谓的泄密人法制观念淡薄,另一方面更是单位负责人保密观念淡薄,当前社会档案保密工作表面上讲得非常重要,其实是一件工作清苦,没有前途,领导不重视,群众看起的工作,有几个单位能对保密人的素质进行考核?
二是法律不深入人心。要想让一项法律深入人心,不是多开几次研讨会,多组织几次街头宣传就能了事的,关键是要分明奖惩,以儆效尤。现在,由于涉案常常-,案件都被保密,不为社会所知,当然也不会起到警示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一要选好人,二要管好人,三要重视工作呵护人员,四要严明纪律奖惩分明,五要完善制度。制度这方面很重要,如果一项数据有几道程序几人签字才能被看到,是不容易被泄密的。所以要建立完善并真正实施这项制度。
答案 5: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秘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只不过变现途径会损害他人罢了。
如上所述,秘密也可以视作垄断资本,要斩断利益链条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公开秘密……
此外,就只有加强监督了,怎么监督呢?泄密罚款?依我看,还是提高举报奖励比较好,因为如果举报没有奖励,但你却得罪了泄密者,这可是大大的不划算啊~~而且只要举报,就能得奖励即使举报者自己也泄密也不能追究,只追究被举报者,这样来避免串通泄密。(毕竟已经泄密了,追究并不能挽回实际损失,预防比治病重要的多)
下一篇:很多人都说自己的老家是从洪洞县大槐树迁过来的呢 ?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延安副处级官员3岁半上学您信吗?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