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答案 1:
追求无欲有什么矛盾?我没发现有什么矛盾,也不觉得这事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很常见的意识状况。欲无欲,想无想,爱无爱,求无求,执无执,类似的动词有多少,这样的词组就可以造多少,无非是说,动作的指向与目的相反,你追求的是:不追求。 如果尚未到达“不追求”,自然还要追求;一旦到达“不追求”,自然无可追求。顺理成章,毫无矛盾。 从义理来说,无论怎么追求——包括为了达到”不追求“而”停止追求“,都必须名之为追求;而“不追求”作为目标,与发财,长生不老,涅槃,大道,等等,没有任何区别。 从修证来说,怎么追求才是关键。修证本身就是追求,但修行者并不关心”是什么“,只关心”如何做“。“不追求”作为得到的结果,只有得到的人才知道到底是什么(如实知自心),空谈无益。 说到这里依然可以与佛教无涉,譬如漆园吏所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者即类此。 话又说回来,佛教可是以根本无视矛盾律而著名的,所以说法中出现所谓矛盾本来也不奇怪(当然“欲无欲”并不矛盾)。 佛教中最典型的自相矛盾是”A即是B,B即是A“(yad A tad B, yad B tad A) 以及”如来所说A,即非A,是名A“(yas ca tat-agatena b-asitas A, a-A sa tat-agatena b-asita-, tenocyate A iti.)这两种。 Edward Conze在注释《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时,曾有很中肯的评论: Aristotle pointed out in -is Metap-ysics t-at t-e rejection of t-e principle of contradiction must lead to t-e conclusion t-at "all t-ings are one". T-is seemed to -im -nifestly absurd. Here, conversely, t-e insig-t into t-e oneness of all is t-e great goal, and only by contradictions can it be attained. 此处所说的all t-ings are one(万物悉归于一)指的是般若空性,也就是一切事物无分别的本性(当然,亚里士多德反对的万物悉归于一来自他古希腊的老前辈们,与佛教没什么关系。这无非说明,古早的人类都有类似的想法。中国人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应该明白,般若教门中反复以矛盾说法,是为了强调分别之空幻,强调无分别才是真相。所有的矛盾说法、区别说法,都应作此理解。答案 2:
简单解释就是你说的这个问题在修行中切实存在,而且也是经典中反复告诫修行者的,其实不限于修习“无欲”,按照大乗佛教,一切佛法从终极意义来说也都是比喻,不可执着,《金刚经》《心经》中,反复告诫这一点。“无欲”并不是说想想就能做到的,但“无欲”也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境界和目的,道家也讲清净虚无,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涅槃,是解脱。 下面再试着稍微展开一下解释,但就比较麻烦了,如果看晕了忽略就好,佛教的修行目的不在于任何的理论,而在于你内心的状态,有时候这些所谓理论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执着和烦恼,佛教称为“法执”。就是执着于佛法的名相而产生烦恼,影响了进一步的修行,也影响了得到真正的解脱。这一点也可以作为理解“无欲”问题的参考。 这个问题提到三个概念:圆满,无欲,境。 按照早期上座部佛教,达到阿罗汉果位,已经可以实现涅槃,不再入轮回,从这个意义,已经修行圆满。但按照后来大乘佛教,如果没有究竟成佛,就不能说究竟圆满,但反之,一切众生也必然究竟成佛。而圆满作为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一个可直接简单描述的东西,圆满是一切经典和法门的目的,因此并不可以简单解释。 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无欲”的关键点在“无”,因此根本上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问题。因为圆满、无欲、境界毕竟属于 有为法,而涅槃的境界属于 无为法 的 假名之一。因为一切名相,都是有为法。因此如果“涅槃”之名有实指,则涅槃也是有为法,而一切有为法皆无自性,不离生住异灭,则涅槃也不是究竟的。因此终极本体是“无”,但这个“无”也是假名,因为如果这个无对应一个真实的本体“无”,那也就不是“无”了。如果读经,这一点在《金刚经》的授记品中讲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可以参看。(这一段其实涉及到另外一个佛教的概念,就是“法”,简单的说——可能不严密——广义的法指一切具有“名”或“相”,但这又涉及到了“名”和“相”,这两个的基本概念比较接近现代的字面意思,所以就不展开了,这些东西实际是属于佛教专门一个方面,称为“俱舍论”的讨论范畴,其中的精确定义和讨论,客观的讲非常之精细甚至繁琐,我只简单看过,理解也不深入) 最后从“境”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尤其是境界和欲的关系。其实佛教说要修行首先要发心,就是说首先要有解脱的欲望,从来都是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我的解脱,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所以并不是佛法让所有人上来追求绝对的无欲,关键在于这个欲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解脱”。 按照大乗佛法,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圆满佛性的,只是因为无明,而产生种种烦恼,而陷入轮回,因此佛教的修行,也就是即使说“修行”本身是一种欲,这种“欲”是为了去除种种“无明”,当无明完全去除干净了,你也就回到了最圆满的佛性状态,所以这个修行的“欲”是想要消除种种无明的“欲”,并不是去获得一个佛性的“欲”,这也意味着,即使这个修行的“欲”,也是相对于没有解脱,还有“无明”而存在的,如果已经完全消除了无明(“欲”的对象),那这个“欲”怎么还会存在?就像假如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黑暗,那其实你说光明有什么意义?你甚至不会认识到你是处在绝对的光明中。所以只有达到最终的圆满佛性,才是最严格意义上的“无欲”。而在此之前,不必纠结欲这些文字游戏。如果你与佛法有缘,就好好消除“无明”就好;如果与佛法无缘,做个好人,好好生活就好。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是什么又是“恶“?什么又是”善“?所以无论修佛与做人,都不会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而这个问题永远不是科技能够解决的。 祝 身心清净 平安喜乐, 阿弥陀佛。答案 3:
想吃饱饭,是欲望。但是,已经吃饱了,是一种状态。 出三界,欲为先。一开始追求圆满时,肯定是非圆满的状态。 不要以自己未圆满的状态去猜测圆满的状态。耕耘和收获,是两种不同的农活。 应邀回答,不知我是否说清楚了。答案 4:
首先,佛教定义的欲望,狭义的是指男女-。按小乘戒律,首先戒淫。《楞严经》上也提到淫欲不戒除,轮回不可出。 广义的欲,是指对财食名色睡等等等等引发的,特别是由三毒中的贪所引发的,各种有利于小我、我执的身语意。 所以,我们要明确1点,所谓欲,一定是对应小我的、我执,而愿,从理解上,也是一种欲,但是它是无我的,或者说大我的。众生无量誓愿度。 所以说,就本身欲和无欲之争,不能仅限于名相和逻辑来辩解,那没有任何益处。应该深入于欲望的本体,就当前的语义语境来说是人本身。 欲→小我。 判断,或者定义“欲”的重要一点,是在于它是否有利于“小我”,或者因“小我”而产生,因贪嗔痴慢疑而产生。 无欲,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铲断贪嗔痴慢疑,解开八十八结使,解除小我,我执,重新回归大我(你叫它佛也好,道也好,梵也好,上帝也好,真如也好,反正就是"那个"——禅宗一般就这么说),这个“我”是指假我,是众生用妄想心,攀缘心,各种“见”,认为恒常有个“我”(“小我”)。 佛家的修行人,追求的“境”,如果在狭义范围内,叫法身也好,叫涅槃也好,实相般若也好(以及其产生的境界般若)。 如果是到达境界般若,那一定是智慧的解脱,那也一定是解除了小我之后的。所以,境界般若,肯定不是一种欲望,因为它不存在小我。甚至连法执都没有了。这方面的最佳解释的例子是《普贤行愿品》。 但如果佛家修行人,见地不正确,仍然以一颗贪求的心去追求神通、境界,那就是一种欲了。轻则浪费时间,毫无成就,重则被天魔鬼神俯身,犯大妄语戒,堕入地狱。连十种外道都不如。详见《楞严经》。 至于更加广阔和深层次的讨论,可以多参看: 《楞严经》 南怀瑾大师的佛学论述。 威尔伯的论述,给出一些: 转化与转译 book.douban/review... 长青哲学的七个重点 book.douban/review... 威尔伯眼中的法界 douban/note... @R-izome 你的“佛教可是以根本无视矛盾律而著名的,所以说法中出现所谓矛盾本来也不奇怪” 这种说法很有问题。 佛在《金刚经》这种"是...非...名"说法是让人不要一头扎在名相里出不来,如果你学过语义学,那就明白佛陀的苦心了: 一来,人的语言在表达某些事物的时候,会非常有限,有些事物,无法用单纯的语言来表达。打个比方,你给一个根本没吃过梨子的人说梨子多么香甜,多么清脆。那么那个人,只能以TA以往的经验去想象,甜?多么甜?像蜜?像苹果?清脆?像黄瓜? 所以佛陀才另外将佛心,以拈花微笑的形式,传给迦叶,成禅宗。 (所以禅宗一般不讲"佛“,而是说”那个“,就是避免人们一说"佛",就想起寺庙大殿上的佛像):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来,是为了不让后人将佛的实证性教法,佛法,最后弄成一纸名字、名相、学问。打个比方,一个人生病,医生开出来药方,那这人应该去抓药、煎药、喝药,这样才能治病。 但如果这个人光拿着药方,去研究了,没有后边的一系列实践,那无论药方多高明,对这个人的病也毫无益处。 三来,非常甚深的道理:即众生皆有佛性。真正的佛法,是般若智慧的法,无修、无证,本来如是。法之体本自无为,而一旦起用,皆是有为。佛陀讲佛法,不是创建一种宗教,不是让大家成为佛-、信徒,而是让大家认-心、真性、本源,和佛陀一样,成为佛。 还有,“般若教门中反复以矛盾说法,是为了强调分别之空幻,强调无分别才是真相。” 首先说明一点,色是指“色蕴”,后边还一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为翻译的很文学化,所以大家会忽略过去。“受想行识”,即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加上色蕴,即五蕴。大家可以配合《楞严经》来深入了解。 其次,这句话讲色空不二,虽然在表层强调无分别才是真相,但深层上,是表达不要偏执任何一端(其内在逻辑有逐渐加深的层次)。色即是空,是对一般凡夫来说的,不能执着于色蕴,比如狭义的男女-,广义的财食名色睡;空即是色,你别忘记,-菩萨和谁对话,是舍利子。小乘声闻、缘觉,有种偏执于空的倾向,所以对“妙有”,还不如菩萨能体悟得到,是不圆满的。 另外,也可以和龙树菩萨的”中观、二谛"一起参究:”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揭示”缘起“的根本思想,以诸法万物皆起于因缘和合,故无自性,否定当时小乘、外道对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执着或戏论。二谛偈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说明宇宙万法若立足于世俗谛,则一切法皆为”假名有“;若立足于胜义谛,则一切法皆为”自性空“。意即佛陀为化导众生,以众生理解的事相,开示真理。因此,若离世俗谛,则无法了解胜义谛;若离胜义谛,亦无法证入法性真实义。此外,”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的”中道“观,不偏执”有“或”空“,而从”真空妙有“中看待万象缘起性空的本质。 《心经》可以看做-菩萨对“毕竟空”“圣义有”关系的深层次体会报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或者你也可以将之与《老子》(《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加深入参考,以求得更深的理解。 更加深入的讲解,可参考南怀瑾先生的《般若正观略讲》(也建议@Leevi 看一下,虽然你说的本意没问题)、《老子他说》、《印度大乘佛教學派》site.douban/widget...,可以辅助看《楞严经》中-菩萨的证道法门。答案 5:
无欲是否可以理解为知足 达到心态平和的境界答案 6:
算吧.佛法意在打破所有的参考点,无欲是对应欲存在的,也是一种参考点罗,超越无欲才算成佛~答案 7:
经多看、多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了。 三界里的-就没有你所说的欲了,更别说阿罗汉、声望、缘觉、菩萨、佛了。 就你现前来说,更多的信根的建立,这些概念时间久了自然会明白。信根的建立需要长期佛法的熏修,再通过实证,自然会有悟处。“欲”和“无欲”只是名相罢了,不必执著,重要的是培养起自己的-心,佛-没有追求什么境,只是度生的”愿“,即阿弥陀佛的四大愿王,”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学“。愿和欲差别太大了,自己以后慢慢体会即可。答案 8:
和这句话有些类似:无私是最大的自私答案 9:
“无欲”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无求也是求。答案 10:
无欲不是欲望,只是一种状态,就如同名不是欲望,利也不是欲望,欲望指的是人心。 欲无欲并不矛盾:追求无欲的状态,一开始,欲望相对较大,有了这个欲望,然后我们寻找途径,然后我们有悟于心,此时欲望减弱,但还存在欲望,然后再寻找,循环往复,最终达到无欲。答案 11:
佛教是一种极有欺骗性的奴才宗教,充满了心理狡辩和诱导暗示。 和其他宗教很大的不同点在于,佛教是-任何科学的,诱导人放弃正常努力,通过冷血和麻木来获得所谓来世。 道教,试图解决问题,所以宣传自己能抓妖,能长生,修仙之类的。而这样的理论在现实前必然遭遇不断的破产。 而佛教理论为什么更有欺骗性,不容易破产呢? 就是因为佛教继承了恐怖的印度教核心价值观,因果论。 臭名昭著的因果论就是训练奴才最好的理论。其核心就是你所遇到的一切遭遇,都是天注定的,无法更改的,并且是你上辈子造的孽。你只有放弃抵抗,任由奴隶主奴役,才能在来生中区奴役现在的奴隶主。 在面对高级知识分子的时候,佛教又转换了另外一付面孔。讲求什么大智慧。实际就是狡辩。因为底层是没有肉吃,高层是肉吃多了,他们的追求是必然不同的。 所以,这样的矛盾其实质是佛教在解释高层和底层不同追求的产物。一旦有智慧者发现了佛教的漏洞,那么佛教就可以狡辩说,是你自己执着了。着相了云云。 为什么佛教这样的奴才教在现代还那么具有欺骗性,甚至很多IT科技人士也半信半疑(尽管他们自己宣称自己不是佛-,也不信佛教),成为准-呢? 佛教由于不追求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是无责任无底限的。所以,是最圆滑多变的。在现代,收起了他们的獠牙,不再宣传天注定以及一些表露出自己极端邪恶的东西。而注重展示自己的方便,慈悲,普遍,拥派对等等特性,来获取最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佛教在任何一个腐败国家都是和权力,和权贵勾结得罪好的宗教。可以获得大量金钱,高速侵害和发展。 这样的圆滑改变,并不是佛教的革新和改良。而其整个核心价值没有改变,必然是献媚权贵,蛊惑人心,培养冷血奴才为任。 所以,在很多人,尤其是科技人士身上会出现一边大骂少林寺等佛教杰出开山怪,一边又继续迷信佛教的怪现象。他们并不知道,正是少林寺那套所谓不是真的佛教,不是真的佛学,才让国内寺庙大量兴起,佛教再次高速传播,形成利益层并强力传播他们的奴才论继续扩展准-。少林寺那套敛财法恰恰是佛教千年来发展的基础,其核心价值观在近-始圆滑伪装后,并无真正的改变。目前国内佛教昌盛,和少林寺那套适应时代的做法是有直接关系的。 凡是佛教昌盛的国家,必然是腐败严重的国家。也是整个社会底层民众越来越冷漠和麻木,残忍的国家。凡是佛教昌盛的国家,必然是腐败官僚掌控核心资源,其余民众无比苦难却找不到原因的国家。 佛教,永远是权贵统治者最好的鞭子和-。下一篇:谁最有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巨头,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的-、-?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许式伟从盛大创新院云计算分院离职以后去做什么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