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1950年左右创立华兴电影制片厂,以16mm底片规格拍摄连锁剧、纪录片、-简介等影片。1955年与云林麦寮拱乐社歌仔戏团的老板陈澄三合作,拍摄-摄制出品的第一部35mm台语片《薛平贵与王宝钏》,上映後十分轰动。1956年摄影棚完工,陆续开拍《薛平贵与王宝钏》续集与第三集,也帮其他电影公司代拍《范蠡与西施》(1956)、《运河殉情记》(1956)、《苏文达薄情报》(1956)等,并开始招训新人。1957年将片厂更名为华兴电影制片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台北成立总公司专责发行业务,拍摄以雾社事件为背景的《青山碧血》。其後陆续拍摄《-奇案》(1958)、《血战焦吧哖》(1958)、《福禄鸳鸯》(1958)等,也出租影棚给其他电影公司拍片。由於景气不佳与经营不善,1961年正式结束片厂业务。
华兴片厂结束後,何基明前往-映画电视技术会,专门拍摄教育片,其间也回台拍摄台语片《情人的眼泪》(19-)、《雾夜-》(1967)等。1969年因中视开播,受邀回-筹拍连续剧,以《玉兰花》奠定了闽南语连续剧的雏型,之後作品有《翠玉环》、《苦心莲》等剧,後至华视制作《爱心》节目。1980年代淡出影剧圈,直至1990年开始协助国家电影资料馆蒐集与研究台语片史料,并担任顾问。
何基明拍摄的《薛平贵与王宝钏》开启台语片时代,所创立的-光复後第一家民营制片厂,培训不少影视人才,影响遍及台语片、国语片,甚至电视界,晚年积极投入台语片的史料发掘不遗余力。1992年,第29届金马奖颁发「特别贡献奖」表彰他对-电影的贡献。
中文关键字:台语片 , 华兴电影制片厂 , 麦寮拱乐社
参考资料 薛惠玲。1991。〈华兴电影制片厂简史〉。《电影欣赏》,9(3):68-73。林文佩。1993。〈拍给-人看的电影:何基明电影时代〉。《台北金马影展专题特刊》。台北: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八目忠信等访问,杨一峰译。1994。〈电影狂,八十载:何基明访谈录〉。《电影欣赏》,12(4):52-83。李宜洵采访整理。1994。〈何基明的电影生涯〉。《电影岁月纵横谈》。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