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休闲 > 电影

电影

《沙鸯之钟》

分类: 电影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8-05

阅读 :662

(1943年,-~)日治末期广为人知的一部「国策电影」,也是日治时期在-所拍摄的最後一部剧情片。

电影改编自1938年(昭和13年)宜兰县南澳乡利有亨社泰雅族少女意外落水死亡事件。部落少女与青年奉命协助受徵召入伍的田北正记警手搬运行李至南澳,因风雨导致溪水暴涨而不幸落水失踪的意外事故,在当时-总督府(简称总督府)的幕後操控下,发展成爱国少女沙鸯的殉难事蹟,由-总督长谷川清颁赠一只纪念钟(即本片片名由来),不但让沙鸯的故事驰名遐迩,利有亨社也成为各界争相造访的着名部落。

在皇民化运动的背景下,沙鸯的故事成了当时包括绘画、歌曲、小说、俳句、纸芝居(连环图画说书)、浪曲等形式创作的题材,甚至被写进教科书中;1942年由总督府与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及松竹株式会社(简称松竹)共同合作拍成电影,总督府负责外景勘景与相关事务之协调工作,满映协助企画并提供旗下的明星李香兰主演沙鸯一角,松竹则负责提供影片的制作工作人员、设备及其他主要演员。

拍摄地点并非沙鸯的家乡南澳,而是选在雾社事件的发生地雾社(今春阳部落)出外景,部分内景则在松竹京都片厂搭景拍摄。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孩子王)都由-演员担任,当时虽有一些成年与未成年的原住民参与外景演出,但大多只是背景中的临时演员而已。

《沙鸯之钟》的导演是战前以执导儿童题材电影着称的清水宏,片中可以看到他擅长处理儿童演员的功力。影片完成後,在-与-内地均曾上映,-的票房与评论虽不成功,但在-由於总督府的大力推广,加上当时极负盛名的词曲作者西条八十与古贺政男合作谱写、李香兰主唱的影片主题曲〈沙鸯之歌〉脍炙人口,因此颇受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至今,许多-原住民部落长者仍能津津乐道地哼唱此曲。

对-原住民文化而言,本片的重要价值在於片头记录了雾社泰雅族人的文化与生活样貌,片中在春阳部落所拍摄的外景画面,也同时保留了传统泰雅族部落建筑、生活环境及族人的活动。

沙鸯的故事、电影与歌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仍深深影响着-。1958年,-本地影人将沙鸯的传说改编成殉情女子的故事,翻拍成台语片《纱蓉》在全台各地放映。1959年亚洲唱片公司将《沙鸯之钟》的主题曲重新制作出版,由叶俊麟填词、张淑美演唱的台语流行歌〈殉情花!纱容〉,但旋即-备总司令部禁唱。1960年代周蓝苹重新以中文填词,-成〈月光小夜曲〉,成为着名的流行歌。2004年艺人澎恰恰又再以〈沙鸯之歌〉原曲填词为台语的〈莎咏〉一歌。

1993年8月3日,-放送会社(NHK)制作放映《听见虚幻之歌-沙鸯之钟》让-人与-人重新认识沙鸯的事蹟。1994年2月20日国家电影资料馆举办「原影展-影像中的原住民」活动,在雾社仁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重新放映《沙鸯之钟》,勾起一些曾经参与影片拍摄的族人的回忆。故事发生地的宜兰县政府县史馆为呈现历史真相,也於1994年4月29日对沙鸯溺毙地点及原居地的风俗民情进行田野调查,并於6月19日举办「沙鸯(莎韵)之钟的迷思」座谈会。

《沙鸯之钟》代表了总督府治台末期皇民化政策建构「爱国」样板的重要事例,当今研究-「皇民化」教育及战争动员的-,都会引此为例。

中文关键字:国策电影 , 皇民化运动 , -总督府 , 李香兰(山口淑子) , 泰雅族

英文关键字national policy film , Ko-minka Movement , Taiwanese Governor General’s Office , Li Hsiang-lan (Ri Ko-ran, S-irley Ya-guc-i) , Atayal

参考资料 周婉窈。1991。〈「莎勇之钟」的故事及其波澜〉。《历史月刊》,46:44-49。陈昭顺(整理)。1994。〈「莎韵之钟」的迷思-揭开一段被尘封的原住民历史〉。《历史月刊》,79:108-114。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编集)。1974。〈监督研究-清水宏と石田民三〉。《フィルムセンター》,23。Anderson, Josep- L. & Ric-ie, Donald. 1959。T-e Japanese Film。New York: Grove Press.

下一篇:《梅子的滋味》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乡愁对话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