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答案 1:
“子午谷奇谋”至今不能断定确有其事,印象里在《魏略》中记载过。暂且假设是存在的,“用”与“不用“需要从战略可行性上分析一下:
style="list-style-type: deci-l;">首先,参考之前蜀国的-历程,在蜀国北伐之前已经有过关羽(襄樊大战)、刘备(夷陵之战)两次冒进导致全军覆没,导致蜀国元气大伤,关羽被俘斩首,刘备郁郁而终。
其次,再看-实力。诸葛亮北伐时蜀国大约有10万左右的军队,去除汉中、成都、白帝城等-要地必须留守的守军外约有五到六万的流动性军队。魏延需要调用一万精兵(演义里说是五千),这相当于蜀国机动兵力的20%,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蜀汉国小民寡,兵员不多,不能不谨慎考虑。而对手”魏“光隆右一线兵力就达到20万,还不算长安、宛城及后备部队。
诸葛亮北伐的大方针路线是图谋在陇右建立基地,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蜀汉实际的国力和军力而言,诸葛亮的北伐方针不能不认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连对手司马懿查看过蜀军营寨后都称诸葛亮”天下奇才也“。
魏国兵多将广,良将极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有些过于低估了强大的魏国的-实力。长安守军如果闭关免战,以逸待劳,后果不堪设想。
假设”兵出子午谷“成功了,结果会是怎样的。拿两个三国实际的例子看:其一,曹真率军兵出子午谷攻蜀,恰逢大雨绝道不能前进,只能退还。其二,邓艾偷度阴平灭蜀,出发时三万士兵,等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两三千士兵,在三国时代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另外,峡谷中行军是兵家大忌,就算能侥幸走出子午谷,在无供给的情况下,面对的是部署妥当的长安守军。
另外,阅读诸葛亮的文章能够看出,诸葛本人”约己爱民“(甚至掠夺民众还蜀后不愿被祝贺),对士兵也十分爱惜。作为一个-家-家,蜀国实际的领导者,能够做到”惜兵慎战“是很可贵的。
下一篇:在经济萧条的时期,是否对许多敏锐的企业又意味着绝佳的机遇呢?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卡扎菲算不算暴君,如算暴君自然当诛,我还同情他什么呢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