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大坌坑文化」和「长滨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最显着的不同之处是,当时的居民已会制造陶器。可能是由於制陶技术还较为原始,火侯较低,所以他们所制造的陶器大都很粗糙松软。颜色自橘红到深褐,主要器形有侈口、鼓腹并且带有矮圈足的陶罐和直口或敛口的陶钵。陶罐的口部低矮粗厚,常在唇下有一圈凸起的脊条,而在口部的唇面和肩部也常饰以「之」字型、条形或波浪形划纹;陶罐和陶钵的体部主要饰以粗绳纹线条。但是,在南北的陶器纹饰上,其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陶器之外,「大坌坑文化」居民所使用的器物还有石器、骨角器和贝器。石器除了打制的石斧、石刀和砾石砍伐器之外,也出现了磨制的石斧、石锛,以及凹石和网坠等。
早期考古学家根据出土的资料推测,「大坌坑文化」是一个适应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但是随着对南部遗址(南科)的持续研究,而认为在生态适应上,该文化也有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当时的人类,居住在海边的台地、山坡地或沙丘上,形成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他们可能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种植一些根茎类及谷类的植物作为食物。另外,狩猎、鱼捞和采集也是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
虽然「大坌坑文化」的年代,与「长滨文化」的下限年代有一段重叠,两者在台湾似乎有一段同时存在的时间,但是从文化的内容上来看,他们之间却找不出可以联系的地方。现在,考古学家们大都认为,「大坌坑文化」不是「长滨文化」发展出来的,而是一个自外地移来的新文化。由於这个文化与分布在大陆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和广东沿岸若干以绳纹为特徵的文化,无论在器形形制,在适应型态,或在文化年代上,都非常类似,可能具有很密切的亲缘关系,所以很可能是从那里渡海而来的。近年来,由於南部科学园区的相关研究持续出土,使得大坌坑文化的研究得到许多新的突破。如大坌坑文化在台湾南北的差异,便充分显示了文化传播与在地化的双向过程;另外,在墓葬资料、谷类遗物残留、陶容器比较等各方面,南科的持续研究都将为今後我们对大坌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