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17世纪的西班牙文献与荷兰档案,记载与「蛤仔难」、「噶玛兰」对等的拼音名称如Kavalan、Cabalan等,其内涵包括四十余个散布於兰阳平原低湿地带的村落,包括:打马烟、抵美简、淇武兰、奇立丹、哆罗美远、猫里雾罕、歪仔歪、扫笏、珍珠里简、加礼宛、奇武荖等社,其范围约在今宜兰县头城镇、礁溪乡、壮围乡、五结乡、冬山乡等,人数约1万人,是台湾早期历史中一支明显易见、人数庞大的原住民族。
噶玛兰的原意是「平原的人群」,传说其祖先来自遥远的南方海外小岛Sanasai;但依据考古资料,噶玛兰已在兰阳平原定居千年以上,过着渔猎、采集和游耕的生活。
噶玛兰族也是台湾少数擅长水上或海洋活动的原住民族之一,其大部分村落分布在平原上漫溢溪流――如西势大溪(未改道筑堤前的今宜兰河)、加礼宛港(今冬山河)――及其支流的沿岸。平日善於应用水资源,并配合季风,划舟北上到今台北县八里乡或南下到花莲县丰滨乡的外海出草猎头。至今,花莲地区的噶玛兰族人还常在近海捞捕飞鱼、海产贝类,举行海祭等仪式。
17世纪中叶,荷兰军队曾入侵兰阳平原,徵收稻米等物产,讨伐并焚毁抗拒的村落,并视噶玛兰村落为米仓。除此之外,直至19世纪初,噶玛兰族一直过着自外於清廷统治势力的生活。1796年(嘉庆元年),吴沙及其子侄率领漳、泉、粤三籍汉人组团入垦;十余年後,清廷亦将兰阳平原收入版图,噶玛兰族自此开始经历巨变。有的族人迁入深受泰雅族势力影响的叭哩沙地区(今宜兰县三星乡与部分员山乡),在溪滩砾石、藤蔓丛林中艰苦求生;部分族人则在19世纪中叶迁离原乡,南下花莲新城建立「加礼宛」五社,开垦种稻,展开新生活,日久并自成加礼宛社群,与在地的南势阿美、强悍的太鲁阁人鼎足而立。
牡丹社事件後,清军因开山抚番政策开凿苏澳到花莲的「北路」,引发加礼宛人联合撒奇莱雅社强烈反抗,此即「加礼宛事件」。事件失败落幕後,部份加礼宛人沿花东海岸南下迁移,像散落的珍珠般沿岸形成连串村落;其中,以今花莲县丰滨乡的新社村人口最为集中,传统社会文化的保存也最完整。
原乡的噶玛兰族虽然日渐融入汉人社会,但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觉与边界。迁徙的加礼宛人则维持着母语与认同,却因星散飘零,几十年来一直隐身在阿美族中。1990年代末,花莲、台东的加礼宛人与宜兰原乡的族亲合流,一起为「噶玛兰族」的恢复族名运动打拼,2002年12月25日正名成功,成为台湾第十一支官定原住民族。
经过多次迁移、与外人密切往来或通婚,噶玛兰族的传统文化已大幅流失。但花东地区的噶玛兰族中老年人仍能讲说母语,用传统技法编织香蕉布,过年时以palilin仪式祭拜祖先,遇到生病或家人机运不顺,则请女巫(metiyu)施行pakalavi仪式治病或驱逐不净。种种保存文化的用心,展现出历沧桑而弥坚的生命力。
中文关键字:噶玛兰族 , 原住民 , 加礼宛
英文关键字Kavalan , aborigines , Kaleawan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