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因为泰山地势较高且近溪涧淡水,是新庄地区最早开垦之处,这是第一个拔得头筹的纪录;第二项是成立了北台湾也就是淡水厅辖下第一座书院明志书院。当新庄地区开发完成之时,有人开始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
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出身永定之贡生胡焯猷捐创「明志」义学,於兴直堡新庄山脚,此为竹堑明志书院前身。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迁至竹堑西门,在郑用监、郑用锡等人的经营下成为北台最高学府。
郑用监主讲新竹明志书院前後三十年,台北举人陈维英师受业於用监之门下,此後陈维英掌教台北及宜兰仰山书院,台北宜兰之文风间接受郑用监影娼。郑用监为竹堑七子之一,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卒,享年七十有九。新竹市志记载,郑用监於道光五年考中拔贡,成为北台地区首位拔元。次年循例在礼部覆试,保和殿朝考,经取录为二等第七名。但因秉性至孝,念双亲衰老,胞弟早亡故不赴科场,不图仕进,专以授业课徒为务。
开台进士的郑用锡,道光十七年因不惯官场陋习及应酬,以母亲年迈需要照料为由,告假返乡。郑用锡也主持明志书院多年,曾自制「摺卷」,教授学生书法之便,对学生习字贡献良多。
日人占领台湾後,明志书院改为国语讲习所,地方闻人蔡式谷、谢介石均结业於该所。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或拢络台人,或推崇地方士绅,赠了「泰山学斗」匾额表彰郑用监的学识,今仍悬於郑氏家庙内,八十四年修护时,将原落款「华山」,改为「桦山」,并加冠了台湾总督之衔。
日人实施市区改正﹝都市计画﹞,不少街路取道原有的公共建筑与私人名园,明志书院被西大路与西门街划过,考棚被辟为文昌街,东瀛福地为东门前街穿过,林家潜园被中山路置穿,导致明志书院与考棚就此湮灭,东瀛福地他迁。明志书院原址在关帝庙之西,内天后之南,即今西大路与西门街交会点附近。
除了郑用监在明志书院长期任教习外,被誉为「竹堑双壁」的郑用锡和郭成金、新竹县采访册作者陈巿龙等,均曾任教於明志书院。
惜字亭为清代同治年间所建,是古人在学校、书院、文昌祠前所建的焚纸炉。其用意在於珍惜知识,将不用的纸或书本焚化以示对知识的尊重,而不能将纸或书本当垃圾乱丢。
屋脊成曲线且两端向上弯曲翘起的形式。古代的封建阶级分明,只有寺庙、书院或官方建筑、大官住宅、进士、举人的房子才能盖有燕尾檐。
明志书院,归於当时的新竹县管辖的地方,所以明志书院就搬到新竹了,但原址仍设义学。另一热心教育人士郭宗嘏则捐资以助学,延续地方教育的香火。书院在泰山虽仅有两年,而今其遗址除朱熹、胡焯猷神位、杨廷璋碑志外,早已破败不堪,但「北台首学」的纪录仍深留地方人士及史籍之中。
因「明志」名气大,且意义深远,所以王永庆先生於民国53年(西元1964年)在泰山设工业专科学校一所,仍以「明志」 为名呢!(书院是高等教育,相当於现的大专院校),所以明志书院一共在泰山十八年,不过当时明志书院迁移到新竹後,旧址(即现址)被官方改称「新庄山脚义塾」,由於是义塾,今日泰山才有义学的地方称呼(义学村)。
由明志书院的门联「明德惟馨景行壮志」「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传圣道应尊朱夫子」「舍宅作祠捐资兴学惠乡里当效胡先生」,将朱夫子治学精神及胡焯猷造福乡里的义举,作一明确适切之褒扬。
(1)紫阳「朱夫子」:
即宋代大儒朱熹,因他曾宦游福建省漳州、泉州两府,对此地遗爱甚深,故闽南地区的学校多供奉朱熹,而非孔子。
(2)贡生「胡焯猷」:
贡生、监生均是指中央学校「国子监」的学生。其中贡生是指府、州、县学之生员(即秀才)表现优秀或有功勋者被选送至京城的中央学校「国子监」肄业(修习)者。但亦可在监外肄业,甚至学籍在国子监而人留在家中自修。
明志书院建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原来只是「义学」,隔年,闽浙总督杨廷璋立碑记之(现镶於屋内之墙上,高一三六公分,宽六十六公分,但字迹多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才改封为「书院」;而「兴直堡」为清朝时期新庄、泰山一带的古地名。
「明志书院」重修石匾:现在所见的建筑物(一进三间)系 岁次辛酉,日据时期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重修而成。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