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番,系官方所定义的名词。在设定番界後,官方就以此番界当作重要划分「原住民」的界限,凡在界外,不纳入版图,即使归化清廷也是生番,凡在界内,皆属熟番,官方将之纳入统治的对象之内。根据19世纪上半叶曾经担任理番同知的邓传安在〈台湾番社纪略〉(收入《蠡测汇钞》)一文中曾经提及他所管辖对象的「番」为何:「台湾四面皆海,而大山亘其南北。山以西民番杂居,山以东有番无民。番所聚处曰社,於东西之间,分疆画界。界内番或在平地、或在近山,皆熟番也;界外番或归化、或未归化,皆生番也。幸沾皇化,维有历年,地益辟、民益集、番益驯。犹恐番黎有不得输之情,爰设南、北路理番两同知以抚之。」所以根据此定义,理论上只要番界有所变动,就有可能一夕之间化熟为生,例如,十九世纪初叶,位於今兰阳平原的噶玛兰三十六社,就是由於官方由於吴沙的侵垦,而在该地设置噶玛兰厅後,进而一夕之间成为熟番的。其次,「熟番」根据柯志明的论点,在清帝国的台湾族群策略上被运用来扮演重要角色,甚难说是社会学定义上的社会行动者,熟番逐渐被设想配置在汉民与生番之间作为缓冲,进而在林爽文事件後设立屯番制而形成官方的三层族群制。
参考资料
邓传安,《蠡测汇钞》(原序写於1830年)(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8)柯志明,《番头家 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台北:中央研究院院社会学研究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