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历史

历史

管状旋截器

分类: 历史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4-15

阅读 :390

管状旋截器,又称为管状穿截技术,是目前考古界惯用的一个专有名词。有关此一技术的研究,最早见於鹿野忠雄对东部「管状穿截器文化」的研究。鹿野忠雄先生认为,此一技术应该存在於台湾史前的「金石并用时期」,是以金属器进行环形切锯的技术。但是由於在相关遗址中至今并未寻获金属器的疑存,所以目前台湾考古学界对此采保留的态度。

  此一技术普遍见於台湾东部的史前玉石工业之中,以圆管状工具切锯出圆形空洞。该技术在台湾的使用,除了带圆孔玉石(如手镯)之外,多以圆柱形玉石核心为判断的依据。而一般所谓的管状穿截技术,是采用「竹管」、「琢玉砂」为基本的材料,将琢玉砂置於岩材之上,再以人工(或机械装置)直接加压竹管施力於琢玉砂之上并转动,以竹管碾转带动琢玉砂,以间接施力的方式进行对岩材的磨蚀,其目的是对岩材磨蚀出一个管状穿孔。

  对於「管状旋截器」一词的使用,笔者觉得有必要再更进一步加以讨论。首先,「管状旋截器」不是一个「器物」,而此一名词以「器」名之,或有不妥,所以建议以「技术」代替,以资区别;其次,「管状旋截」应被视为一种技术「丛集」(complex),而且应为广泛称呼下的名词。而刘益昌先生提出以「圆形切锯」一词暂代「管状旋截」,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目前泛称的「管状旋截」,其名词背後具有特定的工具、程序、与结果;但是很明显的,管状旋截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现象,绝对不只有一种工具组合及技术、方式,而可能有许多的方式、技术、及工具组合。一般推测的工具及技术,可视为一项合理的、可成立的方式;但是史前卑南玉器工业却可能不是用此一特定的旋截方式、工具组合,而呈现出不同的痕迹。所以若用现存的名词指涉造成台湾史前遗物的技术,可能需要考虑:1. 该名词背後应具有更广泛的技术集合;2. 现存名词的指涉内涵可能并非是造成台湾史前遗物的技术。若未对此两点做出精确的认知,对史前卑南管状旋截器的认识将无法避免存在错误的认知。

参考资料

    鹿野忠雄1946 《东南亚细亚民族学先史学研究》。东京:矢岛书房。钱宪和、方建能编2003《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北:国立台湾博物馆。刘益昌142003 〈台湾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收绿于臧振华主编,《史前与古典文明》,页1 – 44。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下一篇:育婴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台北帝国大学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