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十三行遗址最早是在1957年由地质学家林朝綮教授在做地质调查时所发现的,民国48年由考古学者石彰如、杨君实等人在此进行首次的考古发掘工作,而後从1963年到1980年间陆续有刘斌雄、宋文薰、连照美、黄士强、刘益昌等人进行相关地表调查及考古发掘,1988年至1989年由臧振华、高有德及刘益昌在这里进行两次发掘工作,出土了许多遗物、遗迹及碳十四标本,提供了更多有关此遗址的所处年代、文化内涵等新资讯。不过在1989年的时候,十三行遗址所在地区被台湾省住宅都市发展局规划为「八里污水处理厂」用地,整个遗址范围都将被铲除破坏,因此中央研究院希望内政部能依照「文化资产保存法」来处理遗址遭受破坏的问题,但因为遗址未被列入法定古蹟,有许多相关程序需处理,无法阻止工程开工,所以最後是由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抢救发掘工作,由臧振华担任计画主持人,刘益昌为协同主持人,并且召集台大人类学系的学生组织抢救考古队伍进行发掘工作。十三行遗址的抢救发掘从1990年6月开始到1992年8月结束,前後共进行了五次,发掘总面积约七千多平方公尺,出土了大量文物及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其间发生了数次工程单位与文化单位在抢救时间与保存空间上的争执,甚至有各种社会文化团体投入抗争,最後十三行遗址保存了约三千平方公尺的局部范围,并被内政部指定为二级古蹟,同时台北县政府也於1998年在遗址旁兴建了十三行博物馆,来展示遗址的出土遗物。
十三行遗址大约包含了三个文化层序:最下层为圆山文化,年代约在距今三千两百多年前到一千八百年;中间为十三行文化,年代约从距今一千八百年前至四百年左右;而最上层则是从距今四百年前开始有汉人在此居住的文化遗留。这个遗址出土相当多遗物与遗迹:陶器方面,有各式陶容器、纺轮、陶支脚、陶偶等,其中陶容器主要是以红褐色几何印纹陶纹饰为主流,而最特殊的器型则是人面陶罐;石器则包括了凹石、石锤、砥石等;还有各种材质的珠饰、玻璃饰品、金银器等装饰品;而十三行遗址最大的特色是出土了铁钉、铁刀等残缺铁器以及大量的炼铁渣,证明了此遗址包含了属於铁器时代的文化;此外,还出土了房屋柱洞的遗留、大量的侧身屈肢葬、陶窑与炼铁作坊等遗迹。此遗址最重要的意义,在於它是台湾铁器时代北部区域「十三行文化」的代表,十三行文化也以此遗址而命名,同时出土大量的考古遗物与遗迹,为考古学者提供许多关於过去居民生活情形的资料。有关此遗址的重要书目也很多,包含了<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及大坌坑两史前遗址之调查报告>(杨君实1961)、《十三行遗址:抢救与初步研究》(臧振华、刘益昌2001)等发掘报告,以及《十三行遗址出土人骨之型态学与病理学分析及其比较研究》(张菁芳1993)、《十三行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之初步分析-以猪下颚骨为例》(林秀嫚1997)等针对於出土遗物作更进一步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章,透过这些文献,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十三行遗址以及其古代居民的生活样貌。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