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中国安徽合肥西乡的农村家庭,年青时遭逢太平天国之乱,各地民变蜂起,18岁(1853)时手刄家乡土豪而被拥为堡寨长,随後倡议筑堡建寨。1859(咸丰9)年办理本乡团练、率乡勇从军,屡破捻乱及太平军。1861(咸丰11)年率500余人归附李鸿章所统领之淮军张树声部,以千总职率铭字营,并随李鸿章赴上海与英籍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少校所领之常胜军并肩对抗太平军并学习洋式枪炮,在短短的3年内(1864,同治3)即因屡建军功奉旨补授直隶提督,并随曾国藩进剿安徽及湖北交界处之捻匪,4年後平定捻乱,晋爵一等男,随後因病辞官回籍,除了偶尔协助军务外,在往後的约15年间,多居乡里休养。1884(光绪10)年清法因越南之争爆发战争,同年刘铭传以直隶提督晋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之身分抵台,随即规画并督建基隆大沙湾、岸鳞墩、仙洞、社寮、狮球岭及四脚亭,淡水油车口及中仑,八里坌鸭子尾等炮台。1885年4月(光绪11年3月)清法战争结束後台湾建省(1885.10,光绪11年9月),刘铭传於就任首任台湾巡抚之後,延续并扩大了沈葆桢之治台理念,展开了一波大规模的近代化措施,内容涵盖了建省、设防、交通、清赋、抚垦、治安、实业、财务及教育等政策,在实质的工程建设方面,包括:电报、铁路、军装机器、电报学堂、西学堂及近代化炮台等。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刘铭传推动兴建了一些洋式的建筑,包括电报建设中的「办理台湾水陆电报总局」(1892)、铁路建设中的台北机关车修理厂及铁桥、军装机器建设中的洋监督宿舍、教育建设中的西学堂(1890),以及於1886(光绪12)年在炮台监工鲍恩士(Max E. Hecht)协助下新建9座近代化洋式大炮台,其中8座已知者分别为:基隆社寮炮台、基隆沙湾炮台(第一级古蹟)、沪尾油车口新炮台(第二级古蹟)、旗后大坪山炮台(在现今高雄寿山,不存)、澎湖湖西大城北炮台(仅存部分残蹟,国定古蹟)、澎湖西屿东炮台(第一级古蹟)、澎湖西屿西炮台(第一级古蹟)及澎湖妈宫金龟头炮台(国定古蹟),此外尚修建安平二鲲鯓炮台(或称为安平大炮台,即现今俗称之「亿载金城」,第一级古蹟)一座。西元1891(光绪17)年刘铭传请辞奉准,随後返回故里,1895(光绪21)年年底过世,赠太子太保衔,諡壮肃,建专祠并立传。
参考资料
历史建筑资料库分类架构暨网际网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书/计画主持人林会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