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粤剧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23

阅读 :406

广东省地方戏曲之一,流行於广东、广西、香港等地,有「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等称呼。关於粤剧的起源,较多人认为它始於清初,融贯弋阳腔、崑腔、秦腔、徽调的优点,逐步发展而成。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伶人李文茂率梨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消灭其势力,残杀艺人,禁演粤剧十五年。後来虽然再公开组班演出,但发展缓慢。

  辛亥革命时,为宣扬反清反封建思想,一些爱国艺人编演《文天祥殉国》等剧目,突破了粤剧的创作与艺术形式。後来,「省港班」崛起,又吸收了歌剧、话剧、电影等优点,改良并革新了粤剧。

  粤剧音乐唱腔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除梆子,二黄外,还有南音、西皮、木鱼等腔调。曲牌有牌子和小曲之分,前者大多吸收自崑曲和弋阳腔,後者包括戏曲的过场音乐、广东音乐等。伴奏乐器则有高胡、二弦、扬琴等管弦乐器,以及卜鱼、高边鼓、沙鼓、大钹等打击乐器。

  传统剧目早期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等所谓「江湖十八本」,为早期演员的「开山戏」。清同治七年,则有《西河会》、《雪重冤》、《双结缘》等「新江湖十八本」出现,至光绪中叶,又有着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秀克武牧羊》等,称为「大排场十八班」。着名剧目如《帝女花》、《宝莲灯》、《紫钗记》、《柳毅传书》……。

  在光复之前,台湾似无粤剧活动的记录,目前并无资料可考,粤剧於台湾发展先河是「精忠」、「班超」、「民锋」、「忠勇」等四个军中粤剧团。当时政府安顿後,有感军中缺乏娱乐,於是在政工队(文宣康乐)作业下,纷纷组成各种康乐队,而粤剧是其中一支。民国41年(1952),多位爱好粤剧的票友於台北成立「凯旋业余粤剧团」,旨在「发扬家乡剧艺、娱以娱人、服务社会」。当时军中粤剧团退役下来的艺人纷纷加入,最盛时期有伶票数十人,为粤剧在台湾的初期发展打下基础。後因人事变迁,至民国73年(1984)复团以前,该团甚少活动。民国45年(1956),香港粤剧青年编剧关子龙应侨委会、军友社之邀,为庆贺蒋公七十寿诞,於港召集白玉堂、罗家权、陈非侬等粤剧艺人筹组「香港自由粤剧团」至台演出。隔年(1957),关子龙再率「木兰闺秀粤剧团」来台演出,团员皆为女性,仍以劳军演出为主。民国52年(1963)5月,关子龙成立「红棉粤剧团」,再度将旅台之越剧名伶聚集演出,1950年代中後期,由於旅台粤籍父老仍多,加上政府粤籍官员的支持,可谓「红棉」的鼎盛期。然而随着老戏迷的日渐凋零,演出机会渐少,加上团内演员年龄老化又无青年演员继承,1960年代後「红棉」渐走下坡。直至1970年代後,仅有「红棉」与复团之「凯旋」两个粤剧团在活动。另外,在民国79年(1990)後,尚有来台定居之粤剧名伶马师与红线女之女红虹(本名马棣良)所组之「红虹粤剧团」。

  由於粤剧属地方方言戏曲,流传表演场所仅局限在广籍部队或广籍眷村小数族群,很难在台湾本土茁壮,故或因广籍部队合并,或因经费考量,军中或民间剧团因而解体,至1960年代渐渐走向式微。

参考资料

    中国戏曲查笃撑http://.rthk.org.hk/chiculture/chiopera/opera_01.htm。维基百科——粤剧 http://zh-yue.wikipedia.org/wiki/%E7%B2%B5%E5%8A%87。徐亚湘〈粤剧在台湾的五十气数〉,《表演艺术》第40期,1996,p23-27。 吕茵〈粤剧在台湾〉,《广东文献季刊》第20卷第3期,1990,p47-49。 莫光华《台湾各类型地方戏曲》,台北:南天书局,1999。

下一篇:简国贤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