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军史馆杀人事件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1-28

阅读 :351

2004年差事剧团参加两厅院主办的「新点子剧展」演出,由王墨林编导。整出戏以当代(1999年)的骇人的社会新闻事件加以改编,不以还原该事件的原貌为目的,而是以意象与真实交织而成的剧情,加入陈界仁的装置艺术、林其蔚的噪音设计等不同的艺术元素,探讨国家图腾与认同、男性与国族主义的台湾。

王墨林认为,「国史毫无例外地是为了国家而建构的神话,军史馆其实是国家记忆库,而那些记忆是可怕的,记忆的背後是一连串的暴力关系。」於是将军史馆奸杀高中女生的小兵象徵成暴力的国家机器,而高中女生成了国家机器刀口下手无寸铁的牺牲品。

整出戏讨论的是存有而不自知的一种意识型态,但似乎都为意象的非叙述性表达,因此文本方面较为薄弱。而在视觉上,四个透明橱窗在灯光下彼此反射,形成一种诡魅、冷酷、似假欲真的幻觉;高中女生身上的血渍,泼洒在纯白的衣服上,让人不忍受暴者是以这种姿态凋谢;演员演出也尽情用力在肢体、气力、裸露的表现,造成一种强烈的感官感受。在听觉上,因应这一场杀人事件,运用特殊的音频设计,现场收音,制造「噪音」,让人不安也挑战观众的忍耐力。

在演出後,《军史馆杀人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应与回响。尤其对於受害者的亲友,认为如此的再现,尽管已事过境迁,对於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受尊重的二度伤害。另外艺评人陈正熙认为,「该剧创作者给了提示,却不足以引导出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思考,主要的问题在於隐喻的失落。」

在观戏的过程中,太多的感官刺激有时等於没有刺激,可能是因为对於过度重复性的疲乏,亦或是过於感官与恐惧而忽略掉背後引伸的意涵。但不论如何,对话是反思这个社会的第一步,差事剧团的这个作品成功地引起了对话。

参考资料

    http://.epochtimes/b5/4/12/9/n741837.htm(「军史馆杀人事件重现 王墨林抽丝剥茧国家神话」2004/12/9,2006/7/20摘录)http://163.21.229.21/teacherweb/pqupup/newspaper.htm(「隐喻失落 谜题难解」陈正熙,2004/12/15 民生报,2006/7/20摘录)《表演艺术杂志》第146期,演出评论,王友辉,《噪音杀人事件》《军史馆杀人事件》演出节目单

下一篇:赵匡胤出京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送京娘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