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主要流传于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庐剧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清末以来,主要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庐剧发源于大别山区的霍山,它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鼓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庐剧原名“倒七戏”,又名小倒戏、到集戏、捣七戏、稻季戏等,是主要流传于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十把穿金扇》等。
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传统的庐剧没有管弦乐伴奏,只用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俗称“满台锣鼓半台戏”。
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地方小调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动作一般不配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基本没有固定的台词,多采用临时串词、套词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表演艺术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
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它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的手法,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对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庐剧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庐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起源
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相传,在商报曾以《盲艺人考证庐剧源自霍山》为题,报道了“西路庐剧”的领军人物之一、年近八旬的盲艺人李儒瑶,20年前凭一部明朝《涂氏宗谱》和自己的现场演唱,征服了业界专家,“庐剧的发源地在大别山区的霍山县”从此一锤定音。该县拥有“庐剧源头”的丰富艺术土壤,决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重振庐剧艺术,打造“庐剧之乡”。据了解,为了重振庐剧艺术,该县决定整理108部传统庐剧编辑成册,并组织创作一批适合快节奏现代生活的庐歌,供初学者学唱,同时编写一本庐剧基础知识教材,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选修课程;近期利用我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县里配套230万元,扶持民间艺术社团,最终使庐剧班社普及到全县所有乡镇;还将录制一批正宗“西路庐剧”经典剧目光碟,向社会公开发行。
发展
太平天国时期已有职业班社流动演出。初期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其演出剧目《卖兰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带流行的花鼓灯调;《打桑》一剧唱的则是大别山流行的“打花石调”。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如:“端公调”唱腔和《休丁香》、《张相公打嫁妆》等剧目来自“端公戏”;《讨学钱》、《采茶》等戏来自湖北花鼓戏;“黄梅快板”(又称行路调)唱腔来自皖南花鼓戏。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剧目是《点大麦》、《游春》、《洪武放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
庐剧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性质
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流派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个流派。上路(西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赴京演出了传统剧目《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赢得首都各界的好评。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唱腔特点
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与徽戏和京剧一度合班之后,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乎两路之间。
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表演特色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著名的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
花腔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如《卖线纱》、《放鹦哥》、《上竹山》、《借妻》、《骂鸡》等。此外还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临时编演的剧目,如揭露鸦片鬼丑态的《打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等。
折戏多为本戏中抽出的“戏胆”(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四姐闹东京》中的《捣松》、《梁祝》中的《闯帘》、《蓝衫记》中的《张太和休妻》、《三元记》中的《教子》等。有些虽然来自徽戏、京剧或其他剧种,但通过庐剧艺人长期在农村演出,剧中人的性格、感情、语言,都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出发,加以重新塑造、丰富、深化,因而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本戏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除本剧种独有的《柴斧记》、《手巾记》、《干旱记》、《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编明清传奇、鼓词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彩楼配》、《琵琶记》、《药茶记》、《孟姜女》、《天宝图》等。
综述
庐剧作为我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艺术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
文化价值庐剧虽只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内在的人文精神、生活习惯、行为范式、言语传承、心灵契合却是多种因素的历史积淀、交汇、融合而成。
从庐剧的产生来看,它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鼓灯歌舞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其剧目充分反映了江淮地域文化的特点。
历史价值
庐剧的剧目更多表现的是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反压迫斗争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丹纳曾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与地域密切相关。一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制约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会形成相应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形态渗透入该地区民众的精神层面时,便形成有独特区域色彩的人文风貌。庐剧有幸生存在中国革命摇篮之一——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军民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产生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无数革命英烈。这些,就成为刚刚迈入新社会的戏剧工作者最好的创作素材。几十年来产生了直接讴歌革命战争的《程红梅》、《妈妈》、《尼姑投军》、《霜天红叶》、《鸳鸯鞋》,以及间接表现革命战争的《野菊花》等。
6、群众基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地方剧种,庐剧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的观众,在民间戏曲逐渐衰落的状况下,他们对庐剧的喜爱始终未变,这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关。江淮地区、特别是大别山地区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历史上频遭天灾人祸,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农民文盲、半文盲的比例较大,对民间文化的选择和接受也使他们总是割舍不开庐剧这一土生土长的文化形式。群众是戏曲繁荣的基础,庐剧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
7、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音乐由原来的只以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部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在唱腔和表演上,剔除了某些京、庐混杂的表现手法,着重发挥了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整理了《乌金记》、《双丝带》、《双锁柜》、《张太和休妻》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了《李华英》、《程红梅》等现代戏和民间故事剧《陷巢州》;也培养了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较有影响的剧目为《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花园扎枪》等。早期名演员有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董少轩、张金桂、刘正元等。当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则有民间艺术家周小五、朱德顺、刘长芬、孙晓云、魏小波、盛小五、汪莉、夏巧云等。
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是合肥市庐剧团,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该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型的文化娱乐方式对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庐剧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能演大戏的屈指可数。庐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代表人物王本银
王本银,小名小锁子,艺名小庄锁,1906年生。原籍肥东县关家庙(现名永安乡),幼年时先后迁居本县蔡楼子、泥板岗等地。王本银还有许多绰号:在朱巷一带;因扮旦角,长的俏,唱的俏,演的俏,人称王三俏;在定远及周家圩一带,因他演《讨学钱》中老先生一角庄重而幽默,人称王老本、王老先生……但肥东一带群众,最习惯的还是叫他小庄锁。
王本银出身贫苦家庭。五岁丧母,与姐姐王巧云随父亲生活。父亲王而传,除了租种两斗田外,主要以剃户头为生,即固定给几个村子的农户剃头,到午、秋两季收获后,按剃头户收粮作酬。王而传无师自通,喜唱倒七戏,晚间无事,常被邀至附近小戏班子演唱;扮旦角,也能有些收入。
王本银九岁时,因与同村孩子打架跌断了腿,当地郎中以草药敷断处,夹板捆扎,言一百天后才能去掉。时值夏季,王而传每天要外出剃头,姐姐王巧云也要下地扒草拾柴,就将王本银置在一竹床上养伤,托邻居照管。王本银因过去时常随父亲看戏,也跟着学会了一些调门。他一人在家,闲着无事,一来对唱戏感兴趣,二来解闷,就不断哼唱倒七戏。有次唱时,被其父听到,问:“锁子,你跟谁学的?”王本银说:“我听你们唱的嘛!”。王而传甚喜,说:“唱的还可以,我就来教你一出戏。不久,王而传就教王本银学会了《秦雪梅教子》中路儿这个角色的戏。时值夏季天旱,乡下邻里请戏班子在蔡楼子唱戏祈雨,唱的戏是全本《秦雪梅》。那时,戏班里的演员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没有可演路儿一角的少年演员。王本银对父亲说:“路儿一角我能唱。”王而传听他把路儿的戏从头到尾说唱了一遍,觉得可以一试,就去和班头商量,征得班头的同意,让王本银来扮演路儿。当时演的《秦雪梅》,共有“观画”、“闯楼”、“得病”、“熬药”“归天”、“吊孝”、“游地府”、“上坟”、“骂陶荣”、“闹学”、“教子”等折。全本戏很长,需要唱一夜。演戏那天,天晚开戏,按折唱下去,等到唱“教子”一折戏时,天色已亮。看戏的也早已看累了,有的躺在草垛旁边,有的靠在坟茔堆上。王本银则倒在后台的一角睡着了。当王而传给才被叫醒的王本银的脸上抹铅粉胭脂化妆时,王本银浑身发颤。王而传见状,说:“唉,你这样不中用,牙齿打牙齿这样颤,那还能……”王本银说:“我不是怕,这是刚爬起来冷的。”就这样,王本银上了戏台,许多戏迷听说小庄锁会唱戏,都站起来拥到台口。王本银虽说会唱,可是初次登台,不会表演,只是在台这边唱一句,走到那边唱一句。但因人小,扮的路儿一角也还像个样,加上嗓子好,唱得好听,受到观众的称赞。回到村子里,乡邻们不仅夸赞,还凑钱做了一件衣裳送给他。王本银第一次登台唱戏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传扬出去,许多班社不断来找王而传,叫他带儿子去唱戏。王而传一边唱,一边教。王本银聪明伶俐,学得也快,不久,一般小丫环及旦角的戏都能唱了。小庄锁很快就出名走红了。王本银在十一岁至十三岁期间,随父亲先后搭过的戏班有:宁庙子老丁三班子、周小蛮班子(本姓潘,家在梁园油坊周村)、管志高班子(管志高不会唱戏,但有几个侄子,名管梦德、管梦陶、管梦臣都会唱戏,当时年纪在二十多岁),还有费业发班子、费五班子(费五名费志泉,唱旦角出名,因排行第五,人称费五)等。经过不断搭班唱戏;王本银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会唱的戏也多了,表演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1920年前后,在撮镇、东大圩一带,有个唱倒七戏比较出名的王凤山班子。王风山当时四十多岁,唱武丑。班子里有张宗耀、范家业;窦为仙、陈朝炳、陈克金、陈克广、陈克明等艺人,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都有一定的演唱才能。这在当时,算得上人员不少、阵容整齐的戏班子。王凤山派人找王而传,叫他带王本银去搭班唱戏,来人先送了五块银元作为“死贴角”(即预付的礼钱、聘金)。“死贴角”,是当时戏班中的行话,只有唱戏比较红的人,班头在邀请搭班时,才给“死贴角”。当时五块银元是个不小的数目,连王凤山请他唱戏也送了五块钱“死贴角”。
王本银从十三岁那年起就随父亲进了王凤山的班子,在片塘、撮镇、东大圩、晓星集一带唱戏。约一年后,王而传和王凤山、张宗耀结为把兄弟,王本银也正式拜王凤山为师傅。拜师后,王本银算是入了师门。那时,学戏是极苦的事。艺人们忙于生计,不断唱戏,而且唱戏的时间很长,经常是“两头红”,即从太阳落山时的傍晚开戏,唱一夜到早晨太阳出山时散戏。所以,教戏也无固定时间,瞅个空子师傅教一出戏,顶多说唱两遍,即需大体背热。上台演唱时,还需要能即兴发挥,才能把戏唱活。徒弟不仅向师傅学戏,还必须在生活上侍候师傅,烧饭、洗碗、炊茶、买烟是常干的事。有一次散戏后,王本银干完杂事,刚睡倒。又被师傅叫起来,要他背“雪梅教子”一折。王而传看了,有些不忍,说:“叫他明天背吧!”师傅对王而传说:“你要是心疼孩子,就不该让孩子学艺。”好在王本银正在少年,血气方刚,能吃苦,又勤快,学戏也能刻苦认真,会唱的戏也就更多了。王风山扮演丑角,极受群众欢迎。他在台上表演动作粗犷而多变,把丑角演得诙谐风趣,每句台词,大都能逗观众发笑。他常对王本银说:“演丑角,就要让人家笑。人家没笑,自己先笑,就不值钱。”王凤山的丑角戏以及他的表演方法,很多都被王本银学了下来。这使王本银不仅能演奶生、小旦戏,丑角戏也演得很出色。其间,王本银还找当时唱戏走红的另一班子里的禳盛学过两折戏,即“三娘教子”和“十八扯”,唱的都是京剧调门。学会后,还和王凤山同台唱过“十八扯”。
过了两年,王凤山班子里除有张宗耀等四十岁左右的一班演员外,还添了与王本银年纪不相上下的几个青少年演员,如刘铁嘴,当时二十多岁,肥东人;小才子,十五岁,是王凤山捡的一个孩子,原名吴胜奎,跟着王凤山改名为王金奎,唱小丑,拿手戏是《刘秀讨饭》;小福子,名李春发,唱老生。这些青少年在一起,互相较劲,争强斗胜,都想唱得不比别人差,个个学艺认真,唱戏卖劲。王凤山班子所以能跑红,主要就是因为有小才子、小锁子、小福子三个冒尖,吸引观众。
在旧社会,唱戏的艺人备受歧视,又屡遭腐败政府及土豪的欺凌,靠唱戏混饭吃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大约在王本银十六岁时,不知为何原因,王凤山班子得罪了撮镇团防局。团防宁五爷派当差的把王而传抓去,捆在集头示众,不给饭吃。王本银偷偷递两个烧饼给父亲,被团防局当差的看见了,夺过去就扔到阴沟里。王而传直到当天晚上才被放回。王凤山班子一度只好停演。后来,离撮镇不远的姜大塘有个温二爷,是当地有一定势力的乡绅。为了显示自己有势力有面子,就叫王凤山班子到姜大塘唱了一阵子戏。因王凤山班子唱倒七戏中有时夹唱京剧调门,所以,姜大塘人又叫他们是“大倒七戏班子。”
王本银十八岁时,随父亲离开了王凤山班子,回到家乡关家庙。此后,他常到高塘的张乐山班、宁庙子老丁三班子和费业发的德胜班里唱戏。当时,凡是对整折戏中每个角色的唱、念都会的艺人叫“一棵菜”,只会唱某一个角色的叫“半连子”。王本银因会的戏多,且对戏中每个角色的唱、念都熟,自然就是“一棵菜”,缺哪行就上哪一行;还可以在演唱中通过唱、念,提示对方该唱什么,该讲什么。所以,搭班唱戏,很受欢迎,且常拿“顶头帐”(即分帐时拿最高一股帐)。但即使如此,也只能过着一般的穷苦生活。不唱戏的时候,王本银则以唱门歌维持生活。门歌是肥东一带民间的说唱性小调,多为穷苦人乞讨时演唱。王本银因为唱过戏,嗓子好,唱门歌时能唱出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因而颇受群众欢迎。
王本银在家乡唱了几年戏和门歌,觉得难以发展,生活也感困难,听同行徐祖传说,费业发班子正在南京唱戏。1933年,王本银与徐祖传一同到了南京。那时,南京下关有个游艺场叫怡和堂(或义和堂,实际是个说书、卖艺、玩杂耍的空场子),里面有四个较大的摊子:临近大门是费业发的倒七戏班(南京人称倒七戏为和州戏),班头是一个北方人,叫张傻子;第二个摊子是泗州戏(当时叫拉魂腔);第三个摊子是唱坠子的;第四个摊子又是倒七戏,是张大生班子,肥东艺人潘保章就在这个班子里。王本银和徐祖传找到费业发,落下脚来。唱的第一出戏是《薛世荣上京》,王本银扮薛世荣。班头张傻子看过之后,对费业发说:“王瘪嘴(王本银又一绰号)这个戏没什么东西!”。第二次,王本银又唱了一折《曹瞎子闹店》,张傻子才觉得可以,对费业发说:“戏班里只留一个王瘪嘴,不要徐祖传。”徐祖传知道张傻子不要他,就要到离南京数里远的一个飞机场工地去做工。王本银觉得是徐祖传约他一起到南京来的,班子不留徐祖传,他也不能干,出于义气,也就随徐祖传去了飞机场。到工地一看,住的是破帐篷,到处苍蝇乱飞,条件极差,也赚不到什么钱。两人没做工,又回到张傻子班。张知留王不留徐,王也留不住,就对王本银说:“都留下来吧!”
王本银留在张傻子班里,开始时没什么影响。不久,合肥东大圩一带“玩船的”(即跑运输的船民)经过南京,听说小庄锁在这里唱戏,便哄到怡和堂,出五块银元专点小庄锁唱《宋江杀惜》、《曹瞎子闹店》。由于听戏的船工捧场,从那以后,王本银在班子里名声大震,分帐也比别人多些。王本银站住了脚,父亲和姐姐也相继到了南京。王而传在戏班里唱戏,王巧云在外帮工。经张介绍,王本银与当地一夏姓妇女结了婚。
王本银在南京唱了两年戏,二十九岁离开张傻子班,随当时在长江客轮“德和号”上当茶房的同乡陈玉寿坐船到了上海,参加了一个由六安人李小二凑的戏班子。班子里有几个唱倒七戏的艺人,还有几个唱淮剧的艺人,在闸北北烟花里(或北义华里)的一块空地上唱起戏来。他们常常是以小戏开锣,招徕观众;看的人多了,就唱连台本戏,如《老张赶子》等。腔调依剧而变,有时唱京剧调门;有时唱倒七戏调门,淮剧艺人上场演出则唱淮剧。演唱中间,班子里有人手拿盘盒,向坐在周围板凳上的观众收钱。当时,合巢地区有不少人在上海闸北区一带当机匠(即手工织布工人),所以看倒七戏的观众也很多。后来,有一肥东家乡人,名孙绪伦,在巡捕房当巡捕,编号“330”,大家都叫他三百三。。他在南烟花里(或南义华里)租了一个棚子;把李小二班子找去唱了一段戏,但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收入也不多,仅仅能维持生活而已。由于和淮剧艺人同班,王本银也学会了几个淮剧调门,并把这个调子带回肥东一带传唱。王本银说,原调叫“淮城调”,倒七戏艺人把它叫“道情调”,因为该调第一次唱是用在《珍珠塔》小方卿唱道情的一个唱段上。
王本银在上海唱戏约一年多时间。后因父亲生病,又值芦沟桥事变前夕,政局动荡,在上海唱戏谋生亦感艰难,于是携父、妻辗转回到肥东家乡。到家第二天,王而传因病去世。
回到家乡后,因唱戏屡遭禁止,生活无门。有一次,王本银随老丁三班子到蒋集唱戏,适逢说大鼓书的名艺人谢有银也在蒋集说书。王本银本来就喜欢听说书,听了几次,也想学说书;就正式拜谢有银为师,学说大鼓书。由师傅先讲说书的路子,开头学了一折“小八义”。谢有银喜欢听王本银唱戏,说王本银嗓子好,而说书则要沙哑低沉的嗓音。谢有银就对王本银说:“学说书不要把嗓子搞坏了。”王本银亦留恋唱戏,所以,学说书也未改变自己嗓子的音色,仍用原来的嗓音。这样一来,王本银说的大鼓书,就不如别人说的有味。但听他说书的人还是很多,主要是因为他唱戏出了名。那时群众戏谑地说:“小庄锁说书,是人值钱,书不值钱。”
由于经常外出搭班唱戏,不在家中,约在1947年前后,王本银与原妻离异,后与王姓妇女成亲。
王本银说了几年大鼓书,又断断续续地搭过费业发班子、张乐山班子、周小蛮班子、费志泉班子、金山班子唱过戏,直到1949年。
翻身解放艺名远扬
1949年1月,合肥地区解放了。王本银随费业发班子应邀从张洼到了合肥,在合肥李公祠(今省邮电管理局后院处)唱戏。不久,由合肥市文化馆领导,成立了平民剧社,王新海(艺名王小嗄子)任社长,王本银任副社长。后台老板是黄朝仙、吴邦志。由于李公祠不适宜作长久演出场地,1950年,剧社和当时负责前台的一些人,凑钱在双井巷盖了平民剧场。1951年,皖北行署文教处接收了平民剧社,改为国营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开始了对倒七戏的继承、研究和改革工作。王本银热情地参加了这一体制改革工作,成为国营剧团的一名演员。他一面演戏,一面参加为艺人举办的各种学习班。他还积极参加扫盲,学习文化,学习音乐常识及新的表演知识等活动,因而政治思想和文化水平逐渐有了提高。1955年,因倒七戏流行区属古庐州府治,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把倒七戏改名为庐剧。成立安徽省庐剧团。1956年,王本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被肥东县选为人民代表,出席了省人民代表大会。他还被任命为安徽省庐剧团副团长、艺委会主任,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3年,王本银又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二届代表大会。王本银从旧社会一个被人看不起的戏子到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入了党,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表演艺术上也不断有所提高。1952年,他在庐剧艺术改革有开创意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扮演祝公远一角,获得好评。以后他又在舞台上塑造了《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讨学钱》中的老先生,因而蜚声庐剧界。他还在《宝莲灯》、《白蛇传》、《两兄弟》、《打灶》、《休丁香》、《双锁柜》、《江姐》等戏中,扮演过许多角色,刻画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个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他的表演,动作细腻,情感逼真,唱腔圆润,吐字清楚,富于变化,独具一格。1954年,王本银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又获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荣誉奖。他还参加了文化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与许多兄弟剧种的著名演员在一起交流经验,切磋技艺。1957年春,王本银参加了安徽省地方戏赴京汇报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时,他主演了《讨学钱》,丁玉兰主演了《借罗衣》。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登台和演员握手。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还亲切接见了王本银等演职员。这崇高的荣誉和那幸福的时刻,使这位饱尝旧社会辛酸的老艺人感慨万千,终生难忘。
在剧团的日常工作中,王本银除不断参加演出外,还积极向青年演员教授传统唱腔,传授表演技艺。他还长期与作曲创作同志合作,认真探讨庐剧音乐的改革与发展,共同创作出不少好的唱段。他还和其他老艺人一起,回忆传统剧目,提供给剧目创作人员,并参加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工作。
1974年,王本银同志退休了。退休之后,他仍保持着对庐剧艺术的热爱和关心,保持对党的事业的赤诚忠心。1986年夏初,八十岁高龄的王本银还热情参加了《讨学钱》盒式磁带的录制工作。磁带发行后,极受庐剧观众的欢迎。
1990年10月18日,王本银因病去世,享年84岁。
9、现状庐剧造就了丁玉兰、孙帮栋、王本银、鲍志远、张丽霞、王鹏飞、武克英、汪宏云、陈其英、李道周等一批著名演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后备人才匮乏,庐剧演员出现了断层。与黄梅戏相比,庐剧正好缺少像马兰等人这样承上启下的整整一代演员,错过了第二次大发展的良机,使原本与黄梅戏之间不大的差距拉大了。
庐剧在今天仍然有市场、有观众,演出庐剧还往往会产生轰动效应,说明庐剧的根扎在民间,我们要珍惜这种观众缘,注重发展和维护好基本观众群体。
三十多年以来,庐剧磁带影碟铺天盖地,布满城乡,几百支庐剧民间职业班社活跃于乡村和山区。这是庐剧顽强生命力的又一佐证。
在庐剧舞台上,虽然也出现一些像《妈妈》、《程红梅》、《好人王科长》、《鱼水浪漫曲》、《陷巢州》、《鸳鸯泪》、《点状元》这样的优秀剧目,但也只是在平静的大海上激起几朵浪花,不久便又重归寂静。究其原因,是与政府的扶持力度成正比例关系的。因此必须呼吁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庐剧的力度。
10、改革及创新要提升庐剧艺术的文化品位、加强剧本剧目的改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独有的文化艺术,庐剧的审美理念、表现内容、艺术手段都是在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映的是当时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对于那些陈旧的表现形式,可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它,提升它的文化品位,丰富它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的环境,在内容、形式上则应力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生活。
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间小调,舞的是民间歌舞,舞蹈动作一般不结合剧情。演出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而以临时串词、套词来自编。庐剧当家剧本剧目如《秦雪梅》、《休丁香》、《小辞店》等无论是剧本结构还是语言方面都一直停留在民间说唱文学的水平上;剧本的创作由于创作者文化素质不高,故文化含量不高,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自然有限。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庐剧就意识到观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也做过一些努力,试图让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和外来人员接受。在排演《刘胡兰》、《江姐》等新剧目时借鉴了歌剧的许多手段,还在演出中试用过普通话道白。尤其是《李清照》和《新白蛇传》的排演,庐剧在唱腔特色和语言特色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提升了庐剧的文化品位。
要培养庐剧后备人才、加强庐剧理论研究。回顾过去,合肥市庐剧院首批演员是由旧社会戏班的著名艺人和地方文工团的新文艺工作者们组成,新老艺术人才同台献艺,曾演出轰动省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剧作家侯露女士坦言:“现在我们的戏曲存在着‘三少一弱’的现象,庐剧也是如此。”所谓的“三少一弱”,即青年演员少、男演员少、尖子演员少,整个青年演员队伍素质薄弱。我们现在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才,但是有些优秀演员因为长期没有好戏演,他们的锐气和才气会慢慢地消退。对于刚从戏校毕业的舞台新人,还要抓紧补课,请专业老师辅导,加强基本功训练,选择适合他们演出的剧目公演。
要扩大庐剧宣传,争取青年观众。戏曲事业不仅需要专门从事艺术表演的演员,还需要有懂戏、爱戏的受众。戏曲人才的培养诚然重要,但观众的培养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观众群的萎缩会制约戏曲的发展,不少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戏无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可喜的是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节目组在庐剧的宣传、推广上下了很大功夫,从而扩大了庐剧的受众群体。要努力争取传媒支持,开办各种庐剧节目,向社会各方面传递庐剧的影响。同时积极推进庐剧进街道、进校园、入教材的工作,让更多的人熟悉庐剧了解庐剧。
建立庐剧资料研究室。对建国以来所演剧目要收集保存,包括口述、编导音美及演员、上演日期的档案记录,特别对原生态唱腔要录音记谱,对有“绝活”的老演员要录音录像,对刻苦学艺的青年要录制音相,纪录他们的成长历程。建立研究室的目的就是保存庐剧的历史遗存,用实物文字串联起它的发展轨迹,为改革创新提供研究课题,指导保护发展。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