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保定皮影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7-06

阅读 :286

保定皮影是河北保定市流行两种皮影戏即“老虎调”、“涿州影”,两种皮影大致都产生于明代,兴于清代,衰于民国初年。

1、简介

保定皮影是汉族地方戏剧之一。保定市流行两种皮影戏即“老虎调”、“涿州影”。两种皮影大致都产生于明代,兴于清代,衰于民国初年。


老虎调曾流传保定全区,保南多于保北。唱腔无伴奏由演员干唱(本嗓演唱),风格粗犷、奔放、朴实,与当地语言结合紧密。音乐结构是板腔体与曲牌体的综合形式。板式有平调、慢板、叫腔、帮腔等,伴奏只有大锣、大钹、堂鼓、大鼓等。行当分得较细,如“生”又分老生、小生、娃娃生;“旦”又分为老旦、小旦;“净”分净角(武花脸)和大生(文花脸)。剧目多连台本戏,如《四名山》、《中华会》、《七妖传》、《混元盒》等。涿州影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演出时使用的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等,并有伴奏音乐,武乐有大镲、大铙等。音乐结构属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二板、头板、琴腔、还魂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剧目主要为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如《西游记》、《白蛇传》、《三国演义》、《大英节烈》等。用语较为讲究,文学性较强,而且通俗易懂,可谓雅俗共赏,在北京演出时有“书演成卷,文盼皮影”之称。涿州影人最独特之处是旦角头像从脑门到鼻尖为一条直线,其他地方的影人是一条弧线。

2、影响

在中国皮影历史上,还有着涿州光彩的一页。提起中国皮影史,是不能没有“涿州”二字的。有人考证,现在北京、唐山,甚至承德、辽宁一带的皮影的来源就是涿州的皮影。涿州的皮影,被称之为“涿州影”。“涿州影”传入北京,有人说是在明代晚期。1957年青年节,毛泽东观看了皮影戏寓言故事《鹤与龟》和《鹬蚌相争》。2005年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的举办说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项内容的皮影戏不会无声地湮没在历史中,它将再现生机。同时,“涿州影”作为涿州历史上一个亮点,也理应拂去蒙尘,发出光辉。


下一篇:漫画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凤阳花鼓戏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