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审美意识的逐渐呈现,敲击乐器开如萌芽,在周代的乐器分类八音中,敲击乐器就占了一半(金、石、革、木),包括有金属中的铃、钟、铙、铎、镦、鏄钟、编钟,石属的磬、特磬、编磬,十的各种鼓款,以及木属的敔、柷,以及土属的瓮、罐等二十余种。其中以鼓、钟、磬为袋的钟鼓之乐,是在宗教与王权时代中呈现了竟秘的气氛与威吓的音响,展现了商周的贵族风度与肃穆的宗教色彩。
新石器时的中国,在河南半坡村的仰韶文化(产生于西元前5000 至3000 年),浙江杭州湾河姆渡文化(西元前5000 年),以及江苏北部青莲岗文化、河南洛阳裴李岗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中彩陶与黑陶文化中陶埙的出土,其不同音高音阶的出现,使这些「发声的器物」被视为进入了审美的意识领域。梁铭越认为:「音乐的起源,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的演进而形成。先民由渔猎农耕之现实生活中,体验到自然生态的音响功能,如诱捕飞禽的骨哨管乐器,娱乐族民农耕的石磬;可以驱逐猛兽及庆丰收的皮鼓;测知风候的弓弦;传达信息及招祖灵赐福的陶钟;酬情自娱的陶埙&-ellip;&-ellip;等。因此在新石器时期远古的中土上,人们从劳动生活中就器物的音响条件及节奏韵律,感受到音乐舞蹈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宇宙间的神秘性。」(梁铭越,1989,《历史长的-音乐》,页7)。可以看出在新石器时代的乐器已从图腾的角色中跳脱出来了。
原始社会的乐器,可能本身就是生产工具,或者由生产工具演化而来。例如一种耕田用的犁兼作切肉的石庖丁演变成石磬;盛物的陶器皿可用来敲击,后来就演化成陶钟;陶壶的口上蒙上皮而变成土鼓等等,大致上都是由骨、土、石、竹等材料制成,较为简陋而粗糙。
我国考古工作发现的最早的乐器,是1987 年5 月在河南舞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所出土的骨笛(图1.4-1),长约20 多公分,上有七个同规格的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个小孔(刘再生,1989,《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页16)。另外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160 件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作的,一般长7 公分,管径6 至8 毫米,略呈弯曲,在凸弧的一面多开有两三个孔,部份至今仍能吹出各种音调,与鸟叫声相像,可能是帮助打猎的工具。作为新石器时代特色的陶器,随之出现的陶埙,在很多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例如西安半坡村的陶埙可吹出一个小三度(F 与bA)的两个音。
七千年前的骨笛(舞阳卖湖骨笛)-新石器时代的骨笛,是由鹤类肢骨钻孔而成,多数为七音孔。
资料来源:《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页9。
石磬,或称「石」或「鸣球」,多次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尚书》的「击石拊石」,《礼记.明堂位》的「叔之离磬」等等,所谓离磬即是将不同音高的石磬编在一起,审美音识已经呈现。(图1.4-2彩)
商代殷墟之鱼形磬(安阳大司空村5239墓)-石磬体扁呈鱼形,以阳纹刻出鱼的外部,可发出两个高音。
资料来源:《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页56。
其他见之于记载的原始乐器,还有鼓、土鼓、陶钟、苇籥等等。(图1.4-3)其中以陶埙的发展最值得注意。从半坡的一音孔埙到山西的二音孔埙,从甘肃的三音孔埙到小屯武丁时期的五音孔埙,可以说在自新石器时期直至夏商时期,在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进行了序列性音阶结构规律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陶响器-作为乐舞身上的装饰或演奏用响器,可发出沙沙声(黄冈牛角山陶响器,1956年土)
资料来源:《音乐文物大系‧湖北卷》,页8。
乐器脱离了图腾文化色彩,进入审美意识,到了夏朝,出现了超越原始社会时期的质量和规模的音乐。乐器扩大了音域,这种奇异瑰丽的音乐色彩和扩展的表现力,使夏代音乐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史-载的「侈乐」:「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反应了丰富的音乐色彩。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