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新剧有两个重要源头:一是起源於1920年代殖民地知识人对现代戏剧的追求,即以台语演出为主的「新剧运动」;一是起源於殖民地学校教育体系将戏剧活动引进校园,成为新世代知识人教养一部分,影响1930年代以练习「国语」(日本语)为旨的日语「新剧」出现。1930年代中期以後,台湾总督府的殖民地同化政策激进化(即「皇民化运动」),并采取「旧剧渐禁主义」方针,「新剧」顿时成为政治正确的剧种。原本作为戏院中主流的歌仔戏团体纷纷「改良」其演出形式与内容,朝「新剧」转型,新创设的新剧团体亦如泡沫般涌现。1942年4月戏剧统制施行之後,全岛戏剧一元统制机构「台湾演剧协会」主导戏剧与剧团改造,并於年底提出「五年计画」,宣示殖民地戏剧的方向应先仿效日本的「新剧」与「新派剧」,据此进一步发展具有「皇民化」後之「乡土」特色的「新台湾国民剧」。唯此一戏剧与剧团改造工程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并未完成,反倒留下语言与表演风格混杂的「殖民地新剧」。
战後国民政府对台湾社会施予「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新剧改称「台语话剧」,未若京剧与国语(北京话)话剧般受到政策性扶掖,沦为「地方戏剧」的一环。演出方面恢复以母语为主,表演风格方面承袭战前混杂性特徵与流派。1960年代起台语电影的兴起与电视业迅速发展,造成新剧人才大量流向电视、电影。社会变迁下戏院活动急遽没落,1970年代剧团几无演出空间,新剧悄然步下历史舞台。
另外,由知识人倡导的新剧运动伴随1920年代文化启蒙运动而起,经张维贤创立「民烽剧团」进行剧场实验,为剧运树立写实主义剧场的目标、方法与策略,1940年代前期「厚生演剧研究会」藉战中「地方文化振兴论」之契机,上演召唤乡土认同的《阉鸡》、《高砂馆》等剧,战後从原「厚生」分出「圣烽」、「人剧座」等剧团赓续剧运。此一知识人追求现代戏剧的新剧运动系谱,最後在国府威权统治下因二二八事件爆发而中断。
整体而言,职业新剧活动盛行於193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与日本「新剧」的内容、性质与发展并不相同。1940-1950年代每年平均约有20余个职业剧团维持演出,它们以城镇住民为对象,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一环。战後新剧多从日本或中国的戏剧、电影取材,也自本地时事、小说获取灵感,故事类型涵盖家庭伦理、江湖情仇、才子佳人、悬疑、神怪……等等,并广泛吸收戏曲、歌舞、电影、乃至杂技演出中的表演元素,形成开放、自由的表演风格。剧团以「星光」、「钟声」、「南光」、「大台湾」等最为知名,具代表性的编剧、导演有李玉书、田清、廖和春、张渊福、陈小岛等人。
中文关键字:台湾演剧协会 , 殖民地新剧 , 话剧 , 民烽剧团 , 厚生演剧研究会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