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日人竹内治在《台湾演剧志》(1943年)中述及台湾歌仔戏的形成过程所指「民谣」、「相褒」或「杂念」,吕诉上在《台湾电影戏剧史》以及日治末期主持台湾演剧协会的日人松居桃楼所提到的「锦歌」、「采茶」、「车鼓」与「盲人走唱」,均与台湾民间习称为「歌仔」(或称「念歌仔」)的说唱曲艺相关。至於台湾民间在街头出现的歌仔戏阵头演艺,因系在平地围起绳索就地表演之故,而被称为「落地扫」。
歌仔戏初创时期仅持着一条罗帕、一把羽扇等简单道具进行表演,戏码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什细记》等民间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念白以台湾白话表达;唱着地方流传的民谣等。凡此,均具有生活化的表现特色。亦有将此种农村子弟班丑扮踏谣的表演,与车鼓戏混为一谈之说法,认为歌仔戏是车鼓戏衍生的产物。宜兰地区则习称为「本地歌仔」,常在庙前广场或稻埕即地表演,或参加迎神行列作阵头式的表演,乃属「落地扫」之表演性质。
1920年(大正9年)前後是歌仔戏发展的转捩点。当时台湾的都市逐渐兴盛,提供市民娱乐的剧场蓬勃发展。演出京剧之上海、福州京班纷纷出现在剧场内,亦深深地影响了歌仔戏之表演内涵。从剧本结构、舞台表演乃至後场音乐等,皆可见到京班的凿痕。在承袭传统大戏的体质後,开始出现职业歌仔戏团进驻剧场表演。1927 年(昭和2年)3 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全台111个剧团中,歌仔戏占14团,仅次於布袋戏与乱弹。且歌仔戏团遍布台湾各地,如台北州、新竹州、台南州、高雄州、花莲厅、澎湖厅等。自1928年起,台湾的歌仔戏开始传向东南亚侨社及中国福建等地,并进行演出,而造成轰动。影响所及,漳州、厦门一带盛行演唱【七字仔】(【七字调】)、【杂念仔调】(【杂念仔】)、【卖药仔调】等台湾歌仔戏之主要唱腔,并纷纷成立歌仔戏子弟社,继而在地方上发展出改良剧种,此系统在1950 年代被称为「芗剧」,系因流传於漳洲芗江流域而得名。
自1910 年代起,日本蓄音器商会首先在台湾推展唱片行销业务,同时也制作发行歌仔戏唱片。1930年起又有古伦美亚、胜利、泰平、日东…等多家唱片公司相继成立,制售歌仔戏唱片系其重要业务,并因而广为畅销。为因应唱片需要,歌仔戏音乐出现许多新调,此类新调倾向【哭调】性质,应与当时之大环境有关。1937年七七事变後,中日宣战,台湾总督府推行皇民化运动,严禁台湾传统文化之传播, 歌仔戏的演出大受影响。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後,歌仔戏遭到全面禁演。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 歌仔戏的演出再度兴盛, 至1949 年前後,全台已有300多个剧团。因演出需求量大,造成演员素质良莠不齐,乃出现以光怪陆离剧情为号召的「胡撇仔戏」。
1948 年演出台湾歌仔戏改良形式之「都马班」来台演出,其後因国共内战,国民政府迁台,而滞留未归。「都马班」以【杂嘴仔调】为主要唱腔,此系在台湾【杂念仔调】之基础上所改良的新腔。当时台湾的歌仔戏演员喜唱都马班之【杂嘴仔调】,而称之【都马调】。
1950 年代广播电台开始播演歌仔戏,1956年麦寮拱乐社拍摄第一部歌仔戏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带动了拍摄台语影片之流行热潮。1962 年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开播,不久即推出「电视歌仔戏」,并成为叫好又叫座之电视节目。因其影响,广播与电影歌仔戏等表演形式走向没落。
现阶段电视歌仔戏仍在发展进行,一般职业歌仔戏班大多从事野台酬神表演。近年来,在提倡传统艺术之政策下,一些大型剧团尝试在国家戏剧院或音乐会堂做所谓「文化场」或称「公演场」的精致歌仔戏演出,这些剧团如:明华园戏剧团、河洛歌子剧团、薪传歌仔戏戏团、唐美云歌仔戏团、陈美云歌剧团……等。上述剧团在演出新编剧目时,也尝试编创新腔,除独唱、对唱等传统演唱方式外,再加入了重唱与合唱等之和声式演唱。亦有部分大、中、小学校成立社团,培养学生的兴趣。1994 年8 月国立复兴戏剧学校(今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成立歌仔戏科,开始学院式之歌仔戏演出人才培育训练。
由形成迄今,百余年来歌仔戏由乡村到都市、由台湾到海外,其发展与台湾的社会文化之变迁息息相关。从形成初始仅是农村子弟落地扫性质之表演,进而在剧本结构、舞台表演、前後场音乐等方面,又融入了北管、南管及京剧等古老传统戏曲的表演特点,逐渐呈现完整的戏剧形式,并进入都市剧场表演,甚至到後来的唱片发行,以及广播、电影、电视和文化场精致歌仔戏等不同形式之歌仔戏多元演出。现阶段,歌仔戏可说是最能彰显台湾本土文化与生活语言的特色剧种,亦是台湾最具代表性之传统剧种。
中文关键字:歌戏 , 乞丐歌戏 , 念歌仔 , 落地扫 , 芗剧
英文关键字Koa-a Opera , Kua Theatre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