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该团前身是名叫《文社》的现代诗社团,成立剧团初期的作品是「将读诗剧场化」,後来改编陈映真的小说作品演出,剧作大多与文学作品关系密切。
剧团的前期作品为《迷走地图》系列,如:《无座标岛屿之迷走地图序》、《海洋告别一;凤林家族1947~1982迷走地图第二部》、《 海洋告别二;凤林家族1921~1947迷走地图第三部 》、《迷走地图四部:赖和》…等。创作宗旨以「溯寻岛屿身世与自我定位,以岛国自主性文化砌筑之基石」为主,从台湾日据时代的史实探索、田野调查出发,探索半世纪前的文学作品与社会心灵。这些作品表现风格多属於「意象剧场」的呈现方式,利用幻灯片、字幕里的历史图片或文字,一方面当作演出时的装置艺术,一方面增加剧场外的历史实证。
该剧团以剧场效果的质地细腻、处理场面调度之精准、文学氛围弥漫等特殊风格,在小剧场界打响名号。近几年,自谜走地图系列结束之後,创团元老黎焕雄逐渐脱离该团,与李永平、纪蔚然、王孟超等人组成创作社剧团,导致河左岸剧团的走向开始转变,作品倾向女性主义剧场。从1994年底的《门户开放》系列开始,接连几个发表作品都是由女性团员制作,在河左岸剧团团址的「榻榻米剧场」演出。1996年6月在台湾渥克咖啡剧场推出的《野花闲草≠给天下所有无情的男性》,剧中6位演员全为女性,演出三○年代电影《神女》、《小城之春》、《野草闲花》、《春蚕》?等黑白片中的女性角色,诠释当时卑抑的女性形象,透过许多特殊形式如投影机、背景配乐、默剧动作,将台词极少的意识形态演出增加丰富的氛围。
现在的河左岸剧团,以其一贯的风格化表现手法,注入新的生命,继续在剧场界努力。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