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流氓戏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13

阅读 :311

「改良戏」的俗称。改良戏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移植西方近代戏剧形式的新演剧,为台湾新剧最早的发端。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5月,日本新派剧创始人川上音二郎率团来台北朝日座演出,最初上演的是社会悲剧。1912年,在台的日本退休巡警庄田与朝日座老板高松丰次郎合作投资,模仿前者的表演形式,招募了一个台语的改良戏剧团,演员以台湾青年为主,剧情以台湾当时的民间故事和社会新闻为题材,分场分幕,但无剧本和对白,任演员自由发挥。舞台装置方面仅有简单的风屏式布景,伴奏乐器则用日本歌舞伎的敲击乐器。该剧团在巡回全台各市镇後,不久即宣告解散,而後一些本地人组织「宝来团」在各地公演,因资金不足,不久也宣告结束。改良戏的剧情,以通俗娱乐为取向,通常不脱家庭伦理剧及复仇义贼两大主题,与旧有戏剧的内容并无多大差别,只是以新的形式演出,十足反映出当时人心普遍的喜好。

改良戏在当时也被称为流氓戏,与演员予人的观感有关。由於改良戏演员多属临时招募,与剧团进行短期合作,应多无固定职业,在社会中闲散流动,因此被人视为游手好闲之徒,而有了流氓戏的谑称。从这谑称多少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对改良戏的观感偏向负面,认为戏剧演员的素养和社会地位都较为低贱,或许也和传统上认为「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的观念有关。

参考资料

    邱坤良《旧剧与新剧:日治时期台湾戏剧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台北:自立晚报,1992年6月。杨渡《日据时期台湾新剧运动》,台北:时报文化,1994年8月。林鹤宜《台湾戏剧史》,台北:国立空中大学,2003年12月。

下一篇:水磨曲集崑剧团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渭水河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