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答案 1:
受邀题。此言出自《尚书.舜典》,是其中讲典乐中的两句。《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史书,舜典记述的是舜时的事,在谈到宫廷中乐官该如何依制度主持典乐时,使用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话,歌咏言中的”咏“,常见的是用”永“,”咏“通”永“。后面还有两句是”声依咏,律和声“。按照前贤从语言流变的考证,诗与志、诗与情可同义通用。孔子又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朱光潜解释说,志与意含有近代语所谓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意志与情感不易分开。还有志是指“心所念虑””心意所趣向“等说法,不多说了。”歌咏志“,朱光潜说:”歌本长言“。此时的诗是用于唱的,不长不足以形成高低长短的腔调。所以,又有了”声依咏,律和声“这两句的补充,是说这种腔调,也要依一定的规则来。《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正因为诗与歌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再往后就合称为诗歌了。如果要用今天的话,最简洁地表述即是:诗是表达愿望的,歌的规则有助于这种愿望的表达,同时也受其制约,这样唱起来,就更动人了。但是由于语言的流变,表达内容的增加,用其旧规则,会制约表达,后来便了更自由一些的词,有了词牌,当然能用于唱。再后来,有了新诗,主要在于看,而非用于诵唱,也无所谓诗词之分了。新诗中,从有标点,到不要标点,到更自由的长短句搭配,到一句诗中,有若干空格,以适应情绪节奏的变化。从空格独立出来的几个字中,突出相对独立的意象,使情绪的表达与句式一致。旧体诗词与新诗等,习得者各有所好,自得其乐。我个人倒是觉得,今人如爱好写诗,写新诗,更易于表达今人的情感。答案 2:
我个人理解,歌是贵族的歌,贵族无悠,故而直放;诗是仕人的诗,仕人多思,故而周折。答案 3:
出自《尚书》。其中“诗言志”被朱自清先生认为是-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对于后世的文学有着重大影响。我们首先简单看下这种倾向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汉代重经,汉儒解释诗经时,喜欢牵强附会,比如诗三百,思无邪。对于诗歌创作而言,就是诗人们写诗一定要注重诗歌的现实主义功能,表明志向,抨击现实。如果诗写儿女情长的东西,就是不庄重的了。比如一直遭到诟病的宫体诗。宋人这方面的分裂倾向尤为明显,比如欧阳修既会在诗文中表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志向,又会写一些艳词,那是因为诗歌传统的功能不能满足其抒发个人-情感的需要。如果从正面理解诗言志,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古代是很少有很单纯的文学创作的,文人的身份往往是复杂的,一些具有参政意识的诗人往往把诗歌作为一种工具。即使是表达闲情的诗歌,其中也透露着一种立场一种倾向,以陶渊明的隐士田园诗歌为例子。其实诗歌发展史会呈现一些波浪式反复的轨迹,比如诗之后出现词,是因为词更具音乐性更能满足情感表达需要,但是当文学变得太甜软的时候,就会有“道貌岸然”的文学复古运动,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下一篇:大家平时都去什么动漫论坛,或者大家平时通过什么方式交流动漫? 最好说明下原因。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针对应届毕业生的Java类职位是否很关注学生是否熟悉Java框架方面的知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