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此遗址为1972年何传坤先生在浊大计划进行时发现,1974年由孙宝钢先生试掘,1989、1995年则由刘益昌先生与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计划项下之学者分别进行调查。
由孙宝钢先生的试掘报告可知,遗址之文化层约在地表下20公分,厚约120公分,但1995年调查时遗址已因采土而遭严重破坏,残余部分极少。过去调查纪录之出土遗物包括灰黑色夹砂陶、灰黑色泥质陶,皆以罐型器为主要器型,少数经磨光,部分残片留有手制痕迹,前者硬度约为3,器表多为素面,少数纹饰包括刺点、波浪、栉、划、拍印条纹,另可见折肩、盖型器,後者质地较细腻,硬度约为3;此外尚有橙色夹砂陶。在石器部分则有磨制马鞍型石刀残件、磨制带穿刀型器残片、打制斧锄形器、石片器。其他遗物有铁刀,但因发掘坑经扰乱,铁刀是否为番仔园文化层之遗物则仍待求证。另外并出现贝塚遗迹与兽骨、贝壳等生态遗留。研究者由遗物判断,本遗址之文化应属於番仔园文化,年代则介於距今2000至400年前,而从贝壳标本所测定年代数据则为1595±48 B.P.。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