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本遗址发现极早,1949年时由宋文薰先生发现,1995年则由负责执行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划的学者调查会勘。
由1995年之调查资料可知,遗址受大甲公墓建设而遭受严重破坏,遗物多半散布於遗址南侧。遗址内可能有二文化层,一是史前文化层,一是近代汉文化层。史前文化层出土遗物包括灰黑色夹砂陶,夹细砂,多为素面,以罐形器为主要器形,另尚有橙红色夹砂陶、磨制石刀以及铜制包金耳饰。由於遗物量少且遗址遭到破坏严重,故对其所属之文化及年代无法做确切判定,从少量出土遗物研判,本遗址之汉文化层之年代上限则可能到距今400年前,而史前文化可能属於营埔文化,年代则介於距今3500至2000年前。营埔文化遗址主要分布於台湾中部大肚溪和浊水溪中下游一带的丘陵与河阶地上,由於分布范围广,各遗址间区域变异性甚大,但一般皆以灰黑色罐与钵为陶器主要器型,石器种类也相当繁多,包括石镞、石锛、石刀、石锄、网坠等。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