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1956年10月盛清沂与林兴仁、吴基瑞两先生在发现鹄尾山遗址後,於当月30日即从鹄尾山遗址附近向南溯河继续调查,到了犂舌尾这个地方,发现路边高崖上有一狭小且平坦的山坡,於是前去调查即发现此遗址。当时後发现此遗址地势为北高南低,北面高处海拔170余公尺,南边有台车道,道下有打铁坑河与三峡河交汇,往北流向山峡。从打铁坑河至山麓,斜坡平坦土质肥沃,种植蔬菜和相思树林,而遗物发现的范围在斜坡平坦处,南北约100余公尺,东西约200公尺(盛清1960)。盛清沂等三位此次调查所采集到的遗物为打制石斧、打剥制石锄及石器残件5件质地均为砂岩,另有两缢型网坠3件。除上述外1990年执行「台湾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调查研究计画」亦曾於此做过地表调查,之後於2004年执行「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计画第七期」时,陈得仁先生亦曾对此遗址做过较为详细的调查,采集到橙皮灰胎夹砂陶、石锛、石片器、石锤、石片、不明器型磨制板岩。
依据多次调查的结果,除了石器难就质地及器型辨识其文化内涵外,所采集到的陶器的质地为橙皮灰胎夹砂陶,这种陶类为典型「圆山文化」的陶器质地,因此,一般可以理解到本遗址的文化归属为「圆山文化」,年代约在3200-1800B.P左右,其陶器特徵是多赤褐乃至灰褐含砂粗质地(盛清1960),石器质地则有区域性差别,圆山文化在台北盆地南西侧的遗址所出土的遗物中,石器以砂岩为主。在2004年调查当时发现,遗址所在山坡为相思树林、民宅、菜园、竹林和一座坟墓所覆盖。
参考资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