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人文 > 曲艺

曲艺

常德花鼓戏

分类: 曲艺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10-23

阅读 :321

常德花鼓戏,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益阳、湘西、怀化的部分城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

中文名:常德花鼓戏

流行地区: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等地区

1、简介

常德花鼓戏,是以常德鼎城区为中心,广为流行于常德市所辖各县城乡的地方小戏,历有灯戏、喀喀戏、地花鼓、楚剧等称谓。清乾隆、嘉庆年间由当地民间歌舞、傩戏并融合外来腔调综合发展而成。主要唱腔曲调“正宫调”借鉴沅水号子和山歌的某些特色唱法,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音域和音色突然强烈反差的声腔形态,乡民用土语形容为“喀喀”(不平和之意)。史载,清道光初年以“喀喀”戏称呼的常德花鼓戏已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戏班。清末,为避官府查禁,常德花鼓戏以“半台班”形式,在演唱花鼓戏之前,往往加演武陵戏或荆河戏。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40年代末。


全国解放后,常德花鼓戏得到长足发展,常德市成立了专业剧团。1955年,常德花鼓戏《清风亭》参加了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其唱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的“喀喀”风格,在整个会演中一枝独秀,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文革”中,剧团一度瘫痪。1978年剧团恢复了传统戏的演出。1986年,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嘻队长》赴京汇报演出,获得首都文艺界和众多媒体的高度赞扬。同年,中央宣传部发表题为《对处境艰难的好剧团要奖励》的文章,对常德花鼓戏剧团经济困难也要演好戏、多演戏的精神,作了较高的评价。由于剧团长期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并创作演出了一批在国家和省获奖的优秀剧目,在1991年和2000年,分别两次由中国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剧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2、艺术特色

常德花鼓戏盛行常德、临澧、澧县、汉寿、津市、桃源等县。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的戏曲语言由常德语系提炼而成。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包括正调、打锣腔和小调三类。生、旦、净、丑都有本噪和小噪相间演唱,俗称“克克腔”,这是正统常德花鼓戏的主要特征。

常德花鼓戏音乐有正调、打锣腔、小调和花鼓戏高腔四大类。正调以正宫调为主体,通过板式、旋律、调式等变化,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行当、不同情绪的七字调、悦调、阴调、新正宫调、大起板、二流、三流等派生曲调群,结合情调古朴、旋律独特的悲腔潼关调,丑角腔老鸦调和西调,构成了正宫调的声腔系统。

常德花鼓戏的表演有两大风格。小型剧目多呈现地花鼓载歌载舞的风貌,表演中还常见对日常生活的艺术模拟。大本戏的表演在借鉴大戏剧种表现程式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程式,如《乌龙院》中的“三请坐”、“三送哥”、三下楼”、“三猜心”、“三写约”;《潘金莲裁衣》中的打脚、打头、打乳的“三打”等等。


由于种种原因,以前活跃在沅、澧二水两岸数以十计的喀喀戏半职业剧团已日益衰落,老艺师逐个谢世,艺人和青年演员不断流失,唯一的专业剧团也逐渐向“丝弦歌舞为主、喀喀戏为辅”的综合艺术团体转化。常德花鼓戏已处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危困境地。

3、历史渊源

常德花鼓戏,历有灯戏、地花鼓、楚剧等别称,由当地民间歌舞和傩戏综合发展而成。沅水流域“灯戏”的记载早见于清乾隆年间的当地方志。当时,鼎城区的花鼓戏声腔只有“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分腔”的“打锣腔”和民间小调,其《送手钏》等小戏及其打锣腔曲调曾为桃源木偶观音戏所沿用。清嘉庆年间,四川梁山县灯戏主腔“胖筒筒”传入沅、澧二水流域,在常德府辖各地流行的过程中,溶入了当地民歌、山歌、号子、傩腔等音乐素材,借鉴武陵戏的板腔形式,逐渐演化成本土的“正宫调”。在地方化的过程中,引用沅水号子和当地山歌的某些特色唱法,在正宫调的结尾乐句,采用假声翻高八度的形式,造成一种独特的演唱风格。这种音域和音色突然强烈反差的声腔形态,使人产生一种听觉上的新鲜感。乡民将这种演唱及其曲调用当地土语形容为“喀喀”(即曲调进行中不平和之意),这种戏曲形态也俗称“喀喀戏”。用大筒伴奏的正宫调腔系逐渐形成,使常德花鼓戏得到飞跃的发展。据近年在石门县夹山寺发现的“禁戏”石碑记载,清道光初年,以喀喀戏称谓的常德花鼓戏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班社,连衙门丁役也争相观看,其剧目丰富和演唱水平由此可见一斑。清代末年,在清王朝对地方小戏的查禁压力下,迫使常德花鼓戏向大戏剧种靠拢,进入了在唱花鼓戏的同时兼演大戏(武陵戏、荆河戏)的“半台班”时期。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上世纪40年代末。

1952年,在当时文化主管部门的组织下,以鼎城区的红乐班为班底,专唱喀喀戏的常德市建设楚剧团成立,鼎城区大批名艺人萧普生、李尧皆、杨双凤、管红湘、杨智生等进入剧团。1957年,该团更名为常德县建设花鼓戏剧团。与此同时,喀喀戏的主要流行地桃源、津市、临澧等皆先后以“楚剧”之名成立民间职业剧团。艺诣较高的艺人层出不穷,各地农村半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花鼓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1955年,桃源文新花鼓戏剧团的《清风亭》参加了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其唱腔正宫调句尾用假声翻高八度的“喀喀”风格,在整个会演中一枝独秀,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当时省电台还专为《清风亭》录音并播放。著名艺人张树生与吴志柏分别获得一、三等演员奖。1957年,由鼎城区和桃源县艺人联合演出的花鼓戏《甘氏二嫂》,参加了省和地区专业剧团的汇报演出,反映良好。

“文化大革命”中,喀喀戏剧种唯一的专业剧团——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瘫痪,艺人多被遣散,青年演员入“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该团以“文工团”名义演出了传统花鼓戏《十五贯》,在社会上反应强烈,不久恢复了常德县花鼓戏剧团建制。与此同时,以鼎城区为中心,桃源、澧县、津市、临澧、石门等地,涌现了数以十计的半专业性的花鼓戏班。其中鼎城区的邹玉宏班、澧县的“文宣”花鼓戏班、临澧陈二镇的花鼓戏班均在恢复演出传统戏的同时,还创作演出了质量较高的现代戏,在全省造成很大的反响。1988年至1990年,中央文化部与湖南省文化厅在编纂《中国戏曲志》与《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时,均将喀喀戏以“常德花鼓戏”之名编写并出版。

1986年,常德县花鼓戏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大型现代戏《嘻队长》赴京汇报演出,获得首都文艺界和众多媒体的高度赞扬。同年,中央宣传部在《文艺通报》第三期中,发表题为《对处境艰难的好剧团要奖励》的文章,对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经济困难也要演好戏、多演戏的精神,作了较高的评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还对该文作了重要批示。1988年,剧团随着县改区而更名鼎城区花鼓戏剧团。1991年,剧团及团长石柏林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好剧团”、“好团长”的光荣称号。同年,中国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剧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由于剧团长期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并排演了一大批在国家和省获奖的优秀剧目,2000年,中国文化部和人事部第二次授予剧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在颁奖大会上,副团长江正彬代表剧团受到国院务总理朱熔基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4、剧目

常德花鼓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剧目大约有120余个,其中条纲戏和连台本戏约50个,大本戏35个,其余为中、小型剧目。新中国成立之后,常德花鼓戏移植和改编创作了大量的演出剧目。仅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一家,从1952年至1986年,共移植演出了各种古装戏54个,现代戏31个;创作改编了现代戏和古装戏15个,有些剧目,如《嘻队长》、《尤二姐之死》等,在省内、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5、影响

流行于沅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受汉戏影响较大,演出大本戏和“条纲戏”比较多,占全部剧目的三分之一以上。多为半台班,并且多冠以汉戏班名。班社的流动性不大,与澧水社班交流很少。由于多演大本戏,表演与唱腔逐渐规范,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出现过一批有成就的艺人。流行于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由于其主要声腔“正宫调”的风格不同,而有和之分。以慈利、石门为界,澧水下游各地的正宫调称,音乐结构与风格同沅水一带的正宫调基本相似。澧水上游一带的正宫调称,当地人又称。慈利、石门则介乎二者之间。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极少花鼓高腔戏,条纲戏和连台本戏亦不见。

下一篇:祁剧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常德汉剧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