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常识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常识知识学习网站!

[ Ctrl + D 键 ]收藏本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

百科

在知乎上问问题,是否存在一些最佳或不妥的表达句式?如果有,是什么?

分类: 百科 常识词典 编辑 : 常识 发布 : 09-07

阅读 :348

在知乎上问问题,是否存在一些最佳或不妥的表达句式?如果有,是什么?由 Quora 为什么不鼓励以 "How to" 为开头提问? z-i-u/question... 想到的。12 个答案

答案 1:

新:近来有些类似-贴,如“你喜欢玩什么游戏”或“你喜欢吃什么”,顶多加个为什么,太无法忍受了……---原文---就单纯表达句式来说,最佳或不妥很难界定。大家拥进来回答问题的,自然不会在乎句式,话说明白了就好,大家即可作答;所谓的句式,应当由知乎来设定,就像 Quora 的提问指南一样。有的问题比较“-知道”一点,如“线性代数是什么?”或”大家帮我看看这个代码怎么写?“等等。前一个还好,像后者,完全是想让答案为自己服务,请问有几个人能从这种标题里收益呢?这种就与句式关系不大了,提问者可以在”线性代数是什么”这种基础性问题后面附加更深入的问题来避免问题显得太没有营养,此句式是无可厚非的。一点小的就是提问和回答最好用标准标点,不要满篇句号、满篇省略号或满篇逗号,让可读性大大下降。由于知乎用户的综合素质较高,这个现象还很少见。这个就该归到不妥名下了。另外一点,就是重复问题。这个大家都清楚,但有些提问人似乎没有先搜索再提问的习惯。回答者们只好代劳找出链接奉给TA。我希望知乎可以把这点看得很重,因为前面大家的讨论不仅仅是为了当时的讨论,也为了给后人非常精华的信息。若不巧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已经问过,大家也就浪费时间再讨论了一遍。知乎暂时也没有整合两个问题的功能,这样是会让用户不方便罢了。个人来说这会让我感到非常非常可惜。这个问题比句式要重要得多。加一点扯远的:很多提问人有没有诚意也可以从问题上看出来。可讨论性强的问题有 20 条答案以上了,有的提问人就会开始写一个 sum-ry,按照大家-高低简略地介绍一下答案。有些提问呢,10 个字不到的提问让几十个人写了大篇幅的答案,TA本人却没有参与任何和回答者的互动,更不用说 sum-rize 了,不禁让人有种被留在凉风中的感觉……作为我,就会很怀疑当时提问人一时兴起提问完以后是不是就失去兴趣了。

答案 2:

刚好我今天吐槽,梳理了一下不妥的,欢迎大家补充~

对X,你有什么感想?

你是否会XX?

X和Y,你选择哪个?

X和Y,哪个更好呢?

为什么X没有Y?

X有多大规模?

有多少人X?

X的概率有多大?

X的真实性有多大?

X真的不能Y了么?

请说一下你的见解。

X什么时候能Y?

X为什么不Y了?

X还有前途么?

X会在多久以后完全占领市场?

大家觉得X还有发展空间吗?

X的看法?

谁有X?

X的原因分析?

X如何呢?

X怎么样?

明年这个时候,X会如何?

X的详解

你是怎样X的?

X真的没希望了么?

X还有希望么?

这些句子如果碰到好心人,是很有潜力被改成很好的问题的字词:

求/跪求

请问

到底

您觉得

高人指教

谁知道

谁有

谁能

究竟

哪位

大侠

有没有

大家说说

指点

标点符号:

省略号

使用不当的句号

是问句没有问号

感叹号

多余的空格

语病:

杂糅

重复

-

表述不清

歧义

感叹词

应该放到补充说明的内容

中英文混排

答案 3: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为胡维大哥和顾惜朝大姐会出来回答的,既然没有,那么就小弟献丑啦。第一:在知乎上问问题,首先要理解知乎的定位是什么。知乎不是论坛,也不是微博,更不是-聊天,而是一个社区。所以尽量避免把一些在论坛、微博和-不好的提问方式带进来。比如:不要在问题前面用“大家认为”,“大家对","请教各位大侠”等等语句或者字眼, 建议改成“你认为”,“你对”。第二:尽量避免用网络用语或者方言。在知乎问一个问题,你面对的是全部知友(知乎朋友),不要过分假设他们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比如:有木有稀饭陈奕迅的知友?(PS:这个问题真的很烂) ”有木有“ 、”稀饭“虽然根据谐音可以猜出-分,但是有些人就是第一次看到。 如果换成”有没有","喜欢“更好。其他的还有”童鞋“(同学)、”魔都“(上海)、 ”肿么“(怎么)、”酱紫“(这样子)等等。第三:请记得加“?”(一个“?”就够了,不要用很多,也不要用其他符号代替)。既然是一个问题,肯定得加上问号。虽然有些问题很像陈述句,但你可以变通一下,然后再末尾加上“?”。不要忽略,否则看来起很不舒服。比如:中国和菲律宾、越南最近怎么啦 不加一个“?”真的很难看。第四:多用“为什么”,“怎么样...更好”,“如何”等常见句式。这是我自己一点小经验,用常见句式让人一看就明白问什么问题,这样别人更好回答。第五:问题应该保持简单,简短。如果问题太长或者有说明性的语句,尽量把不影响问题的语句或者说明性的语句放到补充说明中。比如:本人现在大三,计算机专业,喜欢什么什么,基于目前我的状况,要找一份暑假 实习工作,有什么建议吗? 问题可以改成: 想找一份暑假实习工作,你有什么建议? 然后在补充说明中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就这么多吧。另外关于问完问题之后,要想更多人的参与或者想得到更专业的答案,可以给问题加上相关的“标签”,还可以邀请相关的人士来回答。比如:法律方面可以找郭磊,字体方面可以找梁海,医学方面可以找初洋,情感方面可以找可乐冰,-与被-方面可以找朱倩,大姨妈方面可以找樱大力,知乎女单身征友方面可以找我(哈哈)。

答案 4:

其实,二者(好的和坏的)都是存在的。但你不需要坐在这里静等别人给你抛过来个把答案。如果你真的在乎「怎样问好问题」这件事,麻烦拎上放大镜,穿上行路鞋,去知乎的各个角落里转上几圈儿吧——看看每个问题都是怎么问的,哪些问题容易得到好的回答,哪些问题分明题设成问题,哪些问题只须稍经修改就能清楚地道,哪些问题的表达属于不着边际,等等等等。你还可以注意不同 id 的问问题习惯,看看有没有值得专门去偷师学艺的人。你的收获都将是你自己的第一手习得,并且保持一双慧眼,将来一直受益。现在是我真正想说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将要开始进步了。===我的确没有看提问者的习惯(太容易弄错也是一个原因)。不过如果真是 @周源 问的我知道是弄错提问目的了。不过呢,基本答案也给了:我认为问题是分好和坏的。至于具体规律,首先这是不同情况决定的,而且有个人趣味选择在内。好比我认为特别坏的一些问题包括(不完全清单):轻易可以 Google 出来答案的问题;含有不正确假设的问题;语法有明显错误的问题;分成两个不相关部分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还有一个现象我也不喜欢,就是存在太多跟「知乎」有关的问题。

答案 5: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因為很具體,而我也很喜歡@胡小迪 給的很具體的答案。這裡給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不妥的表達示:

含有「大家」的問句

含有「你」的問句

理由在其他問題的問題已經提過很多遍了,舉例來說,在「如何改变知乎用户把回答当作聊天的习惯?」裡,@滇狐 提到[1]:还有一个建议是希望知乎团队能够采取某种策略控制调查型问题的数量。调查型问题的特点是,问题针对回答者个人,而不针对一个一般性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参与难度很低,任何人都可以上来说一两句自己的情况,因此很容易积累人气,讨论会很热烈。但是,对于知乎这样定位的网站,调查型问答的价值非常低,因为参与者在热烈的讨论中得不到任何思维上的碰撞,也无法让用户在阅读答案的时候得到任何提高。如何控制这种类型的问答,我目前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案,如果谁能有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的话请提供你的答案。我想上述的兩個表達式就正好是比較簡單,但也不一定完全正確的判斷方法。我也同意@胡小迪 所說的,這種問題是有潛力被改成很好的問題的。這裡舉個例子:「你点过 Google Adsense 广告吗?」[2]— 這基本上已經變成一個水文。Quora 的 「誰是那些會去點 Google 廣告的人?」[3] 就是一個我一直很想問的問題,Quora 上也有人找到一篇有意思的博文[4]。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社會學問題。所以我想重點在於問得問題要客觀,要以得到能集之大成的答案為目標,而有「你」的問題答往往沒有這個特性。有「你」的問法本身就不客觀,有邏輯缺陷。舉例來說,我想知道「數學上有哪個定理最漂亮?為什麼?」而我問「你覺得哪個定理最漂亮?」,假如被問的人自己覺得 A 最漂亮但是他知道很多人覺得 B 漂亮跟很多 B 漂亮的理由,這個被問的人要怎麼答?我知道中文有講「你覺得」「我覺得」的習慣,但是這些往往是聊天用的綴字,而且增加回答的難度,應該盡量避免,Quora 上有 you 的問題也不是很多。(後來補充:剛剛才注意到 Quora 上根本就有明文禁止調查型問題[5])最佳的表達示:

含有「為什麼」的問句

之前在別的地方看到的: Wikipedia 是 w-at,- 是 -ow,知乎 是 w-y。我沒什麼-經驗,不過我想分工合作是好的。當然,很細節的 w-at,像是這個問題,其實就很適合在知乎上問。[1] z-i-u/question...[2]z-i-u/question...[3]quora/W-o-actu...[4]zep-oria.org/t-oug-ts...[5]quora/Quora-Qu...

答案 6:

摘一段《奥秘心理学》,供参考。十一、适当地提问不要问理论的问题。对于理论的问题,理论解决得少,胡乱得多。如果没有理论,难题就会少很多。不是理论在解决难题或者问题。恰恰相反,理论的问题就是由理论产生的。也不要问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只是看上去似乎是问题,而实际上并不是问题。所以它们一直不可能有答案。如果一个问题真的是一个问题的话,它就可以回答,但是,如果它是假的,只是一种语言上的混乱,那么它就无法回答。多少世纪以来,哲学在不断地回答,然而问题却依然如故。无论你怎样去回答一个哲学的问题,你都没有回答它,因为问题本身是假的。它根本不应该被回答。这种问题天生就不可能有答案。 也不要问形而上学的问题。比方说,如果你问: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那是无法回答的。那是很荒唐的。并非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它们无法被回答。它们可以被解决,但是它们无法被回答。要问那些个人的、私人的、存在性的问题。一个人必须觉知他所问的究竟是什么。它对你有意义吗?如果它被回答了,会有一个新的向度对你打开吗?你的存在会增加些什么。 在某种意义上,你的存在会通过它被转化吗?只有这样的峋题才是宗教性的问题。宗教跟难题(problem)有关,与问题(question)无关。问题或许仅仅来自于好奇心,而难题却是私人的、个人的。你卷在里面;它就是你。问题跟你是分离的;难题就是你。所以,在提问之前,要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在,要问那些私人的、个人的事情,那些使你混乱不清的事情,那些跟你直接有关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才能被帮助。 [1]wenku.baidu/view...

答案 7:

表示赞同,知乎既然被打造成了一个半-的问答平台,就是希望保证用户的质量,同时进而保证了提的问题和回答的价值,但是近期有一些问题实在有点灌水或者的影子,例如“你最喜欢听谁的歌曲”等等诸如此类完全主观而且答案毫无参考价值的问题,还有一些很低级的答案(例如我刚看到的“尼康和佳能的相机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有一个回答竟然是“都是日货!”)我也赞同楼上的意见,多一个“这个问题很无聊”的选项。统计出哪个用户长期一直处于“很无聊”的问答状态,给予警告,再无改善或直接清理掉。

答案 8:

我会说没有。因为你的提问代表了你的态度,希望吸引的人和事。(自以为)不同于统一答案的知乎所要提倡的应该是1)-的问题和答案以及对所有这些的包容度,2)排查任何个体(机构、个人甚至知乎团队)对于任何信息的删选的权力;3)将信息-的放在所有的用户面前,甚至允许用户选择或创造自己选择信息的规则。

答案 9:

最近一次被惹毛,是看到这种问题『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怎么怎么样』,当时只觉得这种问题应该被发到天涯八卦去。或者知乎可以多一个『这是个愚蠢的问题』的选项。

答案 10:

恐怕没有,起码目前没有,再者汉语的语言特征跟英语的不同也很难出现这种定式的最佳

答案 11:

知乎目前来说还是很新颖的 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

答案 12:

我认为有

下一篇:如何克服面试恐惧心理?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工作时,怎么处理已经收到的并被希望能赶紧入职的 Offer ?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